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舆论看中国

亚洲是否以中国为中心?

发表时间:

亚洲是否以中国为中心?随着中国实力的崛起以及美国战略重心的调整,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正重新洗牌。法国期刊《外交政策》2012年第2期刊登法国中国问题专家、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学教授高敬文先生的文章:“亚洲是否以中国为中心?”(Asie est-elle sino-centrée ?),认为,尽管中美两强相争的态势正在形成,但亚太其他国家各有打算,将催生一个新的多极格局,从而削弱这种中美对立的特色。今天的《法国舆论看中国》节目就向大家简单介绍这篇文章。 

广告

中国的亚洲战略首要目标:削弱美国影响

这篇文章首先疏理中国在亚洲追寻的战略目标,指出,北京在亚洲最首要的目标是削弱美国在亚洲影响,特别是尽可能地、一步步地让美军部署远离中国海岸,哪怕是为此而重现随冷战一起被埋葬的两极对立格局。但从相对长远的目标来看,中国希望能将以日本、冲绳、台湾、菲律宾、马六甲海峡等岛屿为界的海域变成中国的地中海,继而向以关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岛屿为界的更大海域扩展。在这项基本目标之外,中国还有一系列具体的特殊目标。其中有些目标已经被列为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一党专政的政权性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比如台湾、西藏和新疆,但也包括在南中国海(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东海(钓鱼岛)岛屿的主权争议。

文章指出,中国在亚洲地区形成影响和采取行动的手段已经比10年前大为增强。这些手段首先是经济层面的。经济实力使中国在该地区处于主导地位,影响着从日本到越南,从韩国到印尼等邻国的外交政策选择。与此同时,中国在亚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外交活动之活跃令人惊叹。在军事层面,中国虽然不想、也不能取代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全方位军事强国的地位,日本的海军力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远比中国海军先进和强大,但是,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迫使美国考虑采取不平衡的战略。中国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将自己的选择强加给邻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战略,对那些言听计从者(比如柬埔寨)施与被看作是特殊的好处,那些抗拒者(比如越南、菲律宾)则得不到这样的好处。

亚洲国家:既不围堵,也不结盟

但是,文章写道,中国更明确宣示其实力的做法,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间在东海和南海,以及朝鲜半岛附近发生的事件与紧张关系,都只能引起其邻国的负面反应,也最终说服奥巴马政府不仅宣布“重返”亚洲,而且将这一地区升格为美国战略的轴心。不过,作者认为,基于种种原因,亚洲国家,甚至美国并没有很多可行的选择。有些国家(比如泰国)更希望在美国与中国之间找到平衡。亚洲国家好像排除了围堵中国或结盟中国这两个对立的极端选择。由于中国的实力,由于各国情况的不同,也由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性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两条道路可能都无法通行。奥巴马的中国政策也许让人想起围堵苏联的战略,但是,物品流动、人员往来、官方或私人互访都使中美在经济、金融以及人文领域越来越相互依赖,使得围堵战略失去其影响、甚至其存在的理由;亚洲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意围堵中国。如果与中国结盟呢?文章指出,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相对削弱并没有诱使亚洲国家靠拢中国。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亚洲国家更希望维持美国的保护,而不是美国的削弱或失去信誉。而中国也自2010年年底起,以他的方式开始调整策略,努力消除不太明智的、操之过急的宣示实力的印象。在某些议题上,中国政府选择了避免对立(比如2011年的美国对台军售案);但在更多议题上中国继续显示其实力,比如南中国海,或者钓鱼岛问题。

中国更是区域大国而不是世界强国

但是,文章认为,更重要的是实力的增强并没有真正使中国变成一支可以提出建议的力量。中国除了在利比亚问题上在联合国安理会接受建立禁飞区提议以外,拒绝在叙利亚或伊朗问题上与西方合作。好像这个世界第二大国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地盘和国内政权,而不是担当起新地位赋予他的国际责任。中国实力的矛盾之处也许正在于此:他的影响每天都在增长,但是,中国还是将他的行动、他的精力、以及宣示其实力的努力集中在眼前和看上去像节庆用的碎纸屑般零碎的问题。很多的重点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内政考量,或者是出于维持强烈的民族主义的需要,而强烈的民族主义使得塑造“柔和实力”形象的努力变得更加沉重。也正因为如次,中国更是一个有主导地位的区域大国,而不是一个受到尊重的世界强国。

亚洲:走向多极格局?

中国的地区实力已经开始改变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战略格局。美国,正如所有已经确立实力的大国一样,努力维持在这一地区的力量平衡,但也明白已无力扭转形势。但是,作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将继续促成亚洲地区的权力扩散和也许并不对称平衡的某种多极格局出现。一是正在进行中的区域融合和亚太地区经贸关系日益紧密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中心;二是中国军队尚不足以取代美国和其亚洲盟友,成为地区安全的保证。而中国进退两难之处正在于其实力增长产生反效应,促使其他亚洲国家、甚至俄罗斯加快军事建设,而这有利于实力的分散;第三个因素是中国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其政经体制或者说其独裁发展模式的脆弱。中国人对国力增强感到自豪,但是中国社会对党国体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文章得出结论;亚洲进入了一个矛盾的阶段,一方面是围绕中国的地区经济融合,另一方面是由美国承保安全体系的维持。国际关系理论家认为这种矛盾局面不会长久。但是,我们打赌,冷战结束的背景、亚洲国家间前所未有的相互依赖关系、 一些国家的核武地位以及新的不对称多极格局的出现会证明这样的预言错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