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希望提振自身形象

发表时间:

以中国经济发展引擎带动非洲大陆的经济增长,这是今天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5届部长会议上中国所力图凸显的主题。自2009年起就已经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伙伴国的中国,利用会议召开之际,以突出经济发展主题以期进一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整体形象。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10月成立,为期两天的部长级会议每3年举行一次,中国媒体将之称为中国与非洲开展集体对话和务实合作的重要机制。今天在北京召开的第5届部长会议是论坛进入第二个十年后的首次会议,主要内容是评估上一届2009年论坛第四届部长会的后续行动落实情况,并通过2013年至2015年的北京行动计划。

一共有50个非洲国家的外交及经合作部长及尼日尔、南非等6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元首与会,此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也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幕式的讲话中表示,中国未来三年将向非洲国家提供200亿美元贷款。以帮助非洲基础建设、农业、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一数额是中国在之前三年给非洲承诺的贷款额的两倍。

中国在2006年和2009年的前两届中非论坛部长会议时也曾分别宣布增加向非洲的贷款。迄今为止的三次贷款额每次都是前一次的两倍。

胡锦涛表示,中国在今后3年将在5个重点领域支持非洲和平与发展,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係。这5项重点领域包括扩大投资和融资领域合作、继续扩大对非援助、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帮助非洲提高整体发展能力、增进中非民间友好、促进非洲和平稳定。

同时,胡锦涛还表示,中国承诺在医疗、培训、教育、农业技术、海关商检以及地区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增加对非洲的援助,提出“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伙伴倡议”,深化同非盟和非洲国家在非洲和平安全领域的合作。将为非盟在非开展维和行动、常备军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增加为加强为非盟的培训和平安全事务官员和维和人员的规模等等。

中非合作近年来迅猛发展,尤其是在经贸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09年就已超过美国和法国,连续三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非双边贸易额在2011年已经达到166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比2000年增长了16倍。但中国近年来对非洲政策也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质疑。包括中国对非洲的开发带有新殖民主义色彩,中国对非洲资源的掠夺胜于对当地就业的关心以及单纯追求经济、逃避对非洲在社会和人道方面应担负的责任等。

面对外界的诸多批评,中国试图利用此次第五届部长会议之际,立意强化中非友谊,突出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主题,改善和提升中国在非洲的整体形象。

据本台常驻北京记者拉加德发来的报道说,会议期间,北京街头四初可见“欢迎非洲朋友”的有关宣传及营造气氛的标语条幅。中国外长杨洁篪更是以“好朋友、好伙伴和好兄弟”来形容双方的关系。多项大型合作协议在非洲国家元首出席此次会议期间签署。包括科特迪瓦与中国西安的合作及赞比亚的铁路项目等。报道说,以世界第二大经济实力的慷慨金元资金援助下,中国外交似乎成功改善了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形象。二十年前,当地人谈论的还是中国援建的体育馆场等基本设施,二十年后的今天,谈论的主角改为更为重要和具有凸显度的非盟总部大厦了。而出席此次中非合作论坛的大部分非盟官员正是来自于该大厦。

中国外交大学中非关系学教授施占(音译名)在会议期间接受本台常驻北京记者拉杰德专访时表示,与上一次2006年同样在北京召开的论坛相比,双方在各方面的合作都有非常迅猛的增加,包括南非加入金砖国家也凸显对非洲作用和联系的更加重视。在谈及有关中国侨民在苏丹及利比亚等非洲国家受到绑架及攻击等事件增加,是否会影响中国企业对非政策时,施占表示认为这是非洲国家长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只是目前因为中国企业在非数量增加之后,事件更加明显而已。他表示如果依靠立法、改变单纯依靠资源的经济以及改变财富分配模式,相信这种情况将会改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