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听众之音

“任岩松中学”的名字和麻城小学生的课桌

发表时间:

温州旅法华侨康治权先生通过本台向国内外的温州华侨和温州地方当局呼吁,不要将20多年前著名华侨任岩松先生捐资兴建的一所中学的名字改名,这所教学质量和校风都很优异的中学位于温州丽岙,校名就是“任岩松中学”。下面请听本台对温州旅法华侨康治权先生的采访:

广告

康治权先生反映说:任岩松先生是一位已经去世的旅法爱国华侨,他出资捐助的这所学校从1984年开始在温州的瓯海区的丽岙镇开办,已经20多年,培养了很多人才。这所学校教育质量上乘,是当地一所重点中学。两年前这家学校开始扩建,将迁移到新的校址并改名“瓯海区第一中学”。在温州当地很有民望的任岩松先生已经去世,有没有后代,但他的爱国精神不应该被人们忘记。康治权先生表示:当中国国内出现重大天灾人祸的时候,一些海外华人会无私捐助,但如果由于他们去世就被人忘记,一点痕迹都不留下的话,就令人十分失望。康治权先生呼吁海外和法国的温州同胞能够联合起来呼吁不要把“任岩松中学”的名字改掉。

最近本台听众向我们推荐一篇短信,谈到他和另外两位同事报道麻城3000名小学生自带课桌上学的事情而遭到阻力的事情。这封信的题目为:“亲爱的祖国,你怎么忍心如此对待三个年轻人的美好梦想”。信中写道:

“ 我,一个23岁的老男人,早已没有什么政治理想,连当初的新闻理想都早已大打折扣,唯一幸存的是底线理想,那就是我希望我们生活的祖国能够在底线之上运作,遵守公民自由和底线,尊重权力道德的底线。但就是这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也难以保证。
因为我和另外两位同事报道麻城3000名小学生自带课桌上学的事情,分管领导长江商报副总编辑李平被免职,大家心里很难过。1、为什么政府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没做好公共服务还不允许曝光。2、如果真要免职,也应该免去教育厅长和麻城市委书记市长的职,而不是一个报纸的副总编辑。活在伟大的祖国,忍耐、坚持,这是最大的爱和善意。

这件事最初的本意并不是监督政府,我们知道在十八大临近之际批评政府就是找死,我们几个年轻人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先报道实际情况,然后再呼吁社会力量帮孩子们解决课桌椅,可是当我们募集齐了3000套课桌椅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放弃这些捐赠,因为各种大家能想象的压力。一个显示是黄冈地区的电话号码多次打来电话恐吓一位女同事(因为报纸上公布了她的电话),我们怎么能相信此事和某些人无关?我们三个都不过20多岁,我一个武大男、一个华科男、一个华科女,亲爱的祖国,你怎么忍心如此对待三个年轻人的美好梦想,我们不想要任何奖项,我们只希望麻城的孩子们能用上整齐干净的课桌椅。

事情发生后,我们三个没有见面,我想象着,当我们三个人再次一起出现在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彼此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会不会因为几天前那个荒诞的想法后悔?亲爱的祖国,当你不允许我们这些年轻人去追逐美好善良的时候,你就是在暗示我们去堕落,然后我们成为混混,再然后,你来一次打黑,然后再一次圆满地证明你的正确和强大。

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求是》今年初曾经发表署名“秋石”的6000 字的长文:驳“社会道德沦丧”论,该文大谈社会道德,并下结论说:“中国社会道德沦丧论”的说法是不对的,中国社会主流道德是“向善”的。目前只是“少数一些”的官员、企业和商人、文化名人以及一些公民们存在的道德缺失,云云。

一位听友对以上这篇文章发表评论,发给本台。由于文章太长,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请这位听友理解。

“当今社会的主流道德是好的,还是道德沦丧了的?众所周知,任何的空话、大话、假话都是骗不了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求是》“秋石”先生的文章,将“社会道德沦丧”归咎于“一些公民们”的存在的道德缺失,其本身就是很不实事求是的,也是很不道德的。

众所周知,任何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任他有再大的能耐,也根本翻不了“整个社会”的社会道德的天!该文章故意不提千百年来的人民百姓们都众所周知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真理,故意不提造成这些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本原因,故意不提当今大量“党政法机关”及负责官员们的道德沦丧,却空谈所谓的道德理论。

究竟谁才是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一些公民们”存在的道德缺失?还是好多“官家”故意黑白颠倒,人妖颠倒“整整20多年,已堕落到了失去“老百姓全都懂得的”最起码的道德和廉耻呢?而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还好意思不脸红,还在“言行不一”的唱高调。

以上听众之音节目中,为您播出了旅法温州华侨康治权希望不要把“任岩松中学”的名字改掉的呼吁,和麻城小学生的课桌引发的听众来信,以及对《求是》杂志认为中国道德并未沦丧文章的批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