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何清涟:从传闻看中共交接权力的诡异政局

发表时间:

中共十八大前夕,有关高层人事异动的消息传闻接连不断,在周三习近平突然取消原定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会晤引发外界猜测后,又接连有外交部发言人未就习近平是否会见丹麦首相问题正面回答、以及习近平会见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等消息传出,周五(9月7日),中国天网透露当天夜间国内多家媒体突然停休,说官方可能发布重大消息,更是引发各方的关注和猜测。居住在美国的经济学者何清涟女士接受本台电话采访,谈她对近期相关消息的分析。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说,即将接任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此前会见了被认为是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如果这一消息属实,您认为这从中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

何清涟:我觉得这个消息是习近平背部受伤这个消息以后,有人故意放出来的,因为我特别注意到里面讲的日期,路透社的报道说,(习近平)会见胡德平是在六个星期之内,它也没敢讲是在背部受伤之后,只说是六个星期内,同时路透社又说,没法找到胡德平核实这个消息,所以我个人把这个消息当作是一个不重要的参考信息。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以下两个消息,一是取消见希拉里。而且美国是分两次得到信息的。第一次,是说行程有变,后来,美国官员向“华尔街日报”说是,后来又说是背部受伤,但是不清楚受伤的原因和程度。那么我今天看到一个消息,就是海外几家亲中国的媒体昨天放出来的消息说,(习近平)10号要见丹麦首相,记者看到这一条,昨天就有外国记者问外交部的人,10号是不是要见?外交部的人对此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丹麦首相来了,会按原定安排见国务院的负责人。这就等于没有证实习近平要见,这个消息就特别诡异。

因为受伤一事外交部说要大家不要随意猜想,结果引得大家在这里随意猜想。路透社的消息是在这之后发生的,所以我不把它当作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同时我还注意到一个消息,过去在薄(薄熙来)汪(汪洋)之争中,薄熙来是被看作左派的领军,汪洋是被看作公诸,但是在最近这段时间突然来了一个华丽转身,带着一个代表团去高调参观延安,而且向毛泽东的铜像敬献花篮。这一事情很费猜疑。因为从汪过去的言行,看不出他对毛泽东的红色统治有什么特别的热爱,而且现在至少是目前要和他一起进政治局常委的另外六个人也没有谁表现出一种“念毛”倾向。以前的政治局常委,象胡温这些人,虽然形式上,胡锦涛是去过,但是因为这些时间因为要“打薄”反而不谈了。所以我只能猜测,有另外一股势力比他觉得这些人更强大。他需要作出一种姿态,来解决他的“入常”问题。那么这个势力到底是来自哪?这一点很费猜疑。

您对天网所说的有关官方可能在周五晚发布重大消息怎么看?

何清涟:中国近年来对网络管理得很严,天网发布的消息,说明天网肯定是有它的渠道得到了这些信息。那么到底发布什么重要消息?我们大家也都在这里等着看,结果没等到,我们也就不乱作猜测了。

但是现在有一个趋势我觉得是可以看清楚的,第一就是胡温已经失势。正因为胡温失势,所以最近身处北京的一些知识分子现在都在争取发言,邓聿文,原“学习时报”的副编审,中央党校又是一个各种小道消息流传之地,所以他一定已经得知了这一点,干脆以“胡温的政治遗产”为名,发表了上中下三篇,其要点是在中下(篇),就是讲胡温总体来说,他们执政 的时候,问题大过成就,而且这十大问题一一列举,从政治、 经济、 环境到道德,最后就说,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将留给继任者。
熟悉中共党史就应该知道,从来没有一届领导还在位时,就有知识界的人敢于去清算他的政绩。所以从这里就可以判断他(邓聿文)一定是得到了足够的信息,认为批评一下胡温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麻烦)。同时还可以再把自己要讲的话,在这个题目下讲出来。

其次还有刘昀献在“求是”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在当代面临的十大执政风险。肯定主要的风险是“内原性” ,其中提到“动摇党的基本路线产生的风险”
和“淡化党的意识形态带来的风险”。说明薄熙来虽然倒了,现在已经被双方都当作“戏子”。但是薄的思想意识形态,薄要坚持的路线,他的“唱红”在党内还是有很大势力的。

所以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不认为他(习近平)会去见胡德平。因为见胡德平是一种姿态,这种姿态会给他的政治地位带来一些风险。更何况他的背部受伤,我们现在就根本无法弄清楚,到底是源于运动呢,还是源于其他,当然也有很多人猜测是刺杀,那如果是刺杀的话,那这个交权就已经到了共产党执政60年还没有过的一种危局。

我个人觉得现在去讲党内改革、搞政治体制改革,我认为大家想多了一点。目前可能他们要紧的还是先解决权力交接问题,平安交接。交接后分配好权利后,然后在看势力范围分布,再说其他的问题,连一向主张改革的汪洋都来了一个180度的逆转,怎可能去设想在2009年在墨西哥讲过那么一番话,说外国人吃多了饭成天对我们指手画脚的习近平会这时来一个180度的转弯?从他在墨西哥讲话事件以后,他说比较谨慎,讲话不像以前那么大胆了。

何清涟最后表示,“对于中国现在政治局势特别诡异的时候,我觉得大家还是要把各种现象综合起来分析,不要盲目乐观为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