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香港

港府称发展新界不是配合中国的「被规划」

中国加快中港融合再次引起港人反弹,当局积极推动发展新界东北区,有民间团体认为是配合深圳和香港融合,配合中国的第十二个五年经济规划,是「被规划」,眼见反对声音日高,明天(22日)是万人咨询会之期,主事官员强调,有关发展是配合香港人口增加的住屋需求,不是「被规划」,更不会发展成「深圳后花园」或「双非富豪城」。 

香港市民忧虑新界东北区发展成「双非富豪城」,亦会像现时市区楼宇一样,被中国内地人买去,令不少港人不满储蓄不足以置业
香港市民忧虑新界东北区发展成「双非富豪城」,亦会像现时市区楼宇一样,被中国内地人买去,令不少港人不满储蓄不足以置业 网络照片
广告

但香港城市设计学会副会长吴永顺指出,市民忧虑该区发展成「双非富豪城」不无道理,因为发展区内土地逾半在地产商手里,他日建成住宅,亦会像现时市区楼宇一样,被中国内地人买去,令不少港人不满储蓄不足以置业。

他更忧虑,政府所谓的发展区只容纳十五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一万八千人,低于其他发展区,交通配套未必足够,影响居民就业,于是「坐困仇城」,可能成为天水围之外的悲情城市。天水围因侧重发展住屋,区内主要是低下阶层,发生不少自杀或他杀案件。

新界毗邻中国内地的深圳,港府建议开发新界东北区的一千公顷土地,涉及的粉岭北、古洞北、坪輋/打鼓岭等一带区域的村落须要迁拆,村民和保育团体指责政府咨询不足,更质疑政府有关发展计划是要配合内地发展。他们指出,现任行政长官梁振英早在行政会议召集人的2010年向《南方都市报》提出把该区建成「特区中的特区」,他的构思是「未来可以容许深圳居民,甚至是所有内地居民,免签注进入边境禁区。而当内地居民需要穿过边境禁区进入香港其他地区,则仍然需要使用签注。」梁当时更说,由于边境禁区属于香港,香港居民或访港旅客,从香港进入边境禁区毋须签证。」有人简称为把深圳过往的「二线」区划到南方的香港禁区。

村民已报名出席明天的咨询大会,作为港府第二把手的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20日开腔挺发展计划,强调发展是为居民住屋需求而设,一如其他新市镇发展,亦是香港自行主理的事务,不是「被规划」,亦不是与深圳共同规划,对近期一些无中生有的说法感到惊讶。

不过,公开数据显示,港府曾就新界东北规划咨询中国内地官员。而对于其中一个咨询稿曾表示计划有助中港融合,发展局长陈茂波在电台节目中只是轻轻带过,指新的咨询稿已没有这说法。他矢言,该区不会实行免签证来港购物安排,不会发展为深圳后花园或「双非富豪城」,并考虑调整公私营房屋比例,把公营房屋比例由原来的43%增加到超过50%。在拆迁村落时,政府预留四百多亿收地,并会协助村民重新耕作。但四百亿中,相信大部分会落入已购入农地闲置的地产商手中。

有关发展区计划的咨询期月底届满,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陈智思认为,政府应再延长咨询工作,并扩阔咨询途径,不能只顾有利益的持份者。他期望政府不要予人强推发展计划的感觉,否则,将令事件恶化。

环保团体「长春社」则从保育角度加入反对行列,指文物历史显示,马屎埔在百多年前已是农地,证明该区农地历史悠久,应保留并活化其农业活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