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胡绩伟子女拒绝将老人骨灰安放八宝山

有消息说,中国著名老报人,原《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胡绩伟9月16号去世之后,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曾前往吊唁,并提出要将胡老的骨灰送到八宝山,但遭到其家属的拒绝。博客中国网友九州欢乐引述《参与》上作者赵云的文章说,近日,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在人民日报副社长吴恒权的陪同下到胡绩伟家吊唁,并告知,“八宝山给胡老留着一个位置”,但胡绩伟的女儿胡雪滔夫妇当场回答说:“不”!对此,有网友点评说,胡绩伟老先生生前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这份报纸,除了年月日是真的,其它没什么真的”!

《人民日报》前社长胡绩伟先生。
《人民日报》前社长胡绩伟先生。 网络照片
广告

与此同时,胡绩伟的学生郑仲兵则留言悼念说:“d不要你,恰恰是你的光荣、正确和伟大,因为你是属于人民的。你曾提出过,人民高于d,人民性高于d性,人民日报要代表人民对d进行舆论监督;你携秦川和王若水真的把这个报纸办成了人民的报纸。你是人民日报第一人!你活了96岁,你还将世代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有资料显示,胡绩伟从1952年起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先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胡绩伟在报社待人谦和,被报社同仁亲切地称为老胡,他在人民日报期间,曾培养出一批有胆识,有文采,有道德的记者和编辑。1983年9月,胡绩伟不再担任人民日报社长职务,而转任七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期间,曾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新闻法的起草和制定,但最终却未能在中国推出一部保护记者权益和新闻采访自由的新闻法。

1989年,胡绩伟被撤销一切职务,并留党察看两年。胡绩伟晚年思维愈加敏捷,反思更为深刻,他最后出版的是一本书,书中公开对自己一生的信念提出疑问,被海内外学术界称为当代屈原的”天问“。今年96岁高龄的胡绩伟虽然身体和精神一直不错,但自去年以来曾因心力衰竭和脑供血不足,多次进出医院,去世前一天,他刚刚度过了自己96岁的生日。去年胡绩伟95大寿的时候,曾经赋诗一首,其中有这样诗句:

一生登危走险,鋪橋補路修欄。抵禦風霜冰雪,抗擊打壓欺蠻。
纍纍留傷遺痛,贏得樹茂花繁。遠聞茉莉吐豔,喜訊風馳電傳。
偉哉,人心背向!壯哉,壽追南山!

今天重拾这些诗句,正是这位老新闻工作者一生的写照。另据其生前好友说,胡绩伟生前曾嘱咐,不办任何形式的告别仪式,并由家属送其去火化。

附:文革后汪东兴拆中南海勤政殿建私宅 规格超大会堂 作者:川人2012-09-19 博客中国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耀邦为代表的改革力量,同以几位坚持左倾路线的领导人为代表的保守力量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矛盾是多方面的,除了思想理论问题以外,围绕着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方面,矛盾也是很尖锐的,当时在建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政治方面,我自己经历过一场令人难忘的斗争。记得也是在一九七九年六月的五届二次人大会议时,我已经写好发言稿准备揭发汪东兴同志强行推倒中南海勤政殿,花了六百九十万元兴建自己的私宅。

我特别请了一位内行算了一笔帐,然后我才在发言稿中作了具体的揭露。汪东兴修建这个公馆共五千三百八十七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一千二百八十元,比人民大会堂每平方米的造价高五百八十六元,比北京饭店每平方米的造价五百七十一元还高出一倍多,超过一般住宅十倍。据初步计算,他这座公馆所花的资金,可以修宿舍楼四幢,解决一千户人家的住宅。

他这座高级公馆,有一个五十七米的活动室,一个四十五米的餐厅,一个一百九十九米的电影厅,修了两层屋顶,三层玻璃窗,能抗九级地震,和毛主席纪念堂同一个标准,比北京饭店抗震标准高一倍,这座汪家大院就是现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办公处。在准备会议上讨论主席团名单时,我就提出汪东兴没有资格进主席团,谁知这一下惹来了大祸,说什么主席团名单已经政治局安排批准,作为党员不应同中央不一致。

还专门开了人大代表党组会对我进行批评,说人大的所有重要文件都是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就是说都是拿到人大去通过而不是拿去讨论的,我要求讨论便是错误!这种批评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如若这样,人大这个最高权力机关就成了党中央的表决机器了,当然,很多同志一直就是这样理解人大的民主的。我找到耀邦,把我的揭发材料给了他一份,我向他发牢骚,他劝我沉着一点,以后说话不要那么直,那么冲。

原来,批评我的深一层的原因,是我不应该揭露这一重大的挥霍公款、舞弊营私的丑事,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贪污腐败的作风是任何政党失败的一个毒根。因为反贪污腐败是我们整顿党风的一个主要任务,我决心使人民日报在反对贪污腐败、提倡廉洁勤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关于勤政殿的事不准在报上公开揭露,可是人民日报在耀邦同志的领导下,在反对官僚主义总题目下还是进行了几场大的斗争,如反对外贸部贪污、受贿事件,渤海二号沉船事件,萃华楼饭庄大吃大喝事件等等,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后在人大会议上我作过希望中央机关搬出中南海,把中南海作为公园,党中央的经费预决算由人大审议,公布领导干部的个人财产,公开揭露大的官倒等发言。上述呼吁都遇到很大阻力,我的发言也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历年来,在人民代表大会中,代表们经常发言的主题之一就是反对贪污浪费,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意见最多的也是贪污浪费。
摘自:《书屋》 作者:胡绩伟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