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收获》杂志编辑兼作家叶开谈莫言

发表时间: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引来国内舆论不同反响,虽然中国官方媒体评论“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但是网络舆论对莫言获奖的的评价则褒贬不一。

广告

本台记者瑞迪采访了《收获》杂志编辑,作家叶开。他从事对莫言作品的研究多年,出版了《莫言评传》的论文著作,而且还是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以及中篇小说《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等作品的责任编辑。叶开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即感到意外也觉得在情理之中。而且 对于莫言写作风格,叶开认为莫言表达很锐利,作品的变化也很明显。

叶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一些意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莫言的创作,包括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以及他的各种争论都很多,但是,我个人认为他的文学创作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荣誉。莫言的文学创作的跨度是30年左右,他在这30年的文学创作中,一直处在中国文学创作的最优秀的作家行列之中。而且他每一部作品的出现都伴随着巨大的争议,莫言的风格鲜明,锐利。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是莫言经过十多年的酝酿,他从动笔到最后完成写作用了四年的时间,而且还三易其稿,创作出他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蛙》。这部小说以主人公姑姑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中国从1949年后社会的一个重要政策,计划生育的故事。《收获》杂志编辑叶开为我们介绍了《蛙》的具体内容,他认为莫言的《蛙》挖掘了中国社会深层的历史。

叶开:长篇小说《哇》的历史跨度就是中国从1949年以后的一个历史进程,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历史深远。莫言通过塑造了主人公姑姑这个人物来体现(计划生育政策)。姑姑19岁从乡村的卫校毕业后,50年代初在乡村普及一直新的接生手法,敬业的她走遍了方圆上百里的乡村,为1万个孩子接生,她成为莫言使用的词汇‘高密东北乡’几十里地的一个像观音菩萨式的接生母亲,非常受尊敬。但是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她接生的孩子长大,姑姑开始领导计划生育队来抓捕她一个个亲手接生下来的孩子,让这些适龄的母亲去做人流和结扎手术。我个人觉得在莫言非常精准的语言的表达下,《蛙》里面有非常惊心动魄的追逐场面,其中姑姑带着工作对追逐一位姓王的孕妇,场面之大,有令人屏住呼吸的描写。我觉得这在中国文学史,包括放在世界文学史的层面上都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到后来,又是若干年之后,姑姑退休了,她突然发现自己亲手杀死了2千8百个婴儿。在晚年的时候,姑姑和她的做泥人的丈夫,他们一起捏造了2千8百个小泥人,供在3面墙上,为这些小泥人烧香念经,为自己犯下的罪恶赎罪。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