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保节能

德国媒体:中国人就是不节能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中国人在建造楼房时还缺乏节能意识。德国和美国企业正在帮助中国改变这一现状。但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2012年7月12日,北京市中心商务区的建筑工地,在挖掘机旁休息的一位工人正在打哈欠。
2012年7月12日,北京市中心商务区的建筑工地,在挖掘机旁休息的一位工人正在打哈欠。 REUTERS/Jason Lee
广告

世界上几乎每第二栋楼房是在中国建造。但中国所拥有的符合西方节能标准的“绿色楼房”才只有225栋。平均下来,每个百万人口城市只有不到两栋。由于能源在中国还很便宜,建筑商在建房时不愿意为节能功能而追加投资,而买房的人46%是20到27岁的年青人,他们对房屋是否有节能功能不感兴趣。这也加大了建节能房的难度。
 

但现在中国政府要求节能,并设定了很高的标准。这给拥有节能技术的德国企业带来了机会。
 

目前,巴伐利亚材料科学和相关15个企业正在努力为中国建造更多的节能写字楼和工厂。巴伐利亚本周在青岛开放了一个所谓的“光明楼”。这栋给45位工作人员办公的写字楼拥有许多节能技术并使用了特殊隔离材料,每平米年能源消耗为74千瓦。而中国一般写字楼的能源消耗超过光明楼的两倍,每平米为196千瓦。
 

为了改变中国人建楼后不检查能源数据的习惯,美国效率转换公司专为中国人设计了一套程序。企业只要输入电费帐单上的基本数据,该程序就能显示,企业在哪些地方用电过多,在哪些环节可以节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