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中共18大即将召开之际谈政改问题

发表时间:

中共18大即将召开,除了高层人事安排、政治局常委名单以及如何审判薄熙来等问题之外,有关政治改革的话题也再度引起热议。过去中国总理温家宝曾多次高调谈及政改问题,但却未见当局有任何政改的动作。英国《泰晤士报》前不久也援引中共《求是》杂志署名秋石《奋力把改革推向前进》的文章,《泰晤士报》认为中国正站在一个历史的门槛上,中共领导人必须在大胆的政治改革及不改革既"死路一条"中进行抉择。中共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不久前也发表文章,列举了胡温当政十年后中国社会面临的十大问题,其中包括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城乡矛盾加剧、环境恶化、社会道德体系崩溃和政治改革止步不前等等。邓聿文认为,这些问题使中共执政的合法性面临危机,政治改革关乎中共生死存亡。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曾以笔名“皇甫平”而著称的周瑞金表示,中共新一代领导人将不可避免地推动政治改革,包括扩大党内民主,以防止薄熙来案重演。中央社报道说,香港经济日报今天刊登了对周瑞金的专访。周瑞金是前人民日报副总编,曾於1991年以“皇甫平”笔名撰写文章,对外放出邓小平持续支持开放改革的言论。自此以后,“皇甫平”成為大陆坚持改革开放的“图腾”名字。周瑞金在专访中说,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倒台為中共政治路向带来改变,新领导人势必要避免薄熙来那种“权力无限、為所欲為”的状况。因此,新一代中共领导人不可避免要在政治改革方面有所动作,包括中央领导层的人数和分工、扩大党内民主、容许党内有派、容许不同意见等。

周瑞金说,中共高层要强化党内民主、防止“一言堂”之餘,也要对最高权力核心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改革。 他说,在顶层决策机构,并非人多就民主,相反不利於决策;“新一届常委会人不能太多,不能像本届一样按块分工,九个人一人管一块,分散了领导力”。他又说,未来总书记至少应有否决权。周瑞金并指出,未来中共应扩大党内民主,高层之间要相互监督,常委之间允许不同意见,允许党内有派。对於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周瑞金说,他们有“知青”经历,曾上山下乡,明白民间疾苦,明白到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确保国家继续繁荣。同时,他认為,中共官员中,高学历、具国际视野及有人文科学背景的群体正在崛起,这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的趋势。

财新新世纪週刊今天刊登题为“司法独立、政改与18大”的社论说,中共18大召开在即,“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成為党内外强烈呼声。社论指出,中国首部司法改革白皮书“中国的司法改革”在此背景下公诸於世,明确将司法改革归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份,引起舆论关注。文章强调,透过司法改革切实推进法治,既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可為推进全方位改革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社论说,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妻子谷开来、前重庆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王立军和薄熙来等公然践踏法治尊严的重大案件再次表明,推进法治对坚持改革开放路线是何等重要与迫切。这篇社论认為,司法改革千头万绪,司法独立是核心内容。它防止政府的专断权、特权甚至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然而,这样一条底线在中国常常被凿穿。社论举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7.23讲话”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29讲话”内容,认為中共高层拥有“依法治国”决心,预期18大后各项改革中,司法改革将具有重要地位,且很可能成為突破口之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