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人与社会

《开放》:18大人事开倒车

发表时间:

本次《人与社会》专题节目采访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先生,为您介绍2012年11月号《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杀手刘云山入常,18大权力交接年龄划线潜规则,中共1956年8大应该成为政改的样板,温家宝与薄熙来是否会同归于尽,中国作家的双重人格等内容。

香港开放杂志2012年11月号封面
香港开放杂志2012年11月号封面 DRnet
广告

18大人事开倒车

法广:开放杂志11月号封面主题是什么?

金钟:我们的头条叫做“18大人事开倒车”。根据我们得到的资讯和对网上消息的分析,最重要的这次18大政治局常委最高权力班子里面一个焦点,就是刘云山,中宣部长,网络杀手。 然后就是广东省的汪洋被排除出局,没有进到常委。当然现在18大最后还有变数,但是到现在为止,初步的结果是这个样子。

权力交接潜规则

法广:这期《开放》的社评是关于什么?

金钟:也是关于18大的事情。因为18大,尤其权力斗争,已在海外和西方的媒体连续炒了9个月,尤其今年薄熙来案子发生以后,都在炒这个事情。那么我们对中共的权利转移,交接班制度作了一个评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上面:第一,他们现在既不用西方的选举制度,这个普世都使用的民主制,甚至于他们现在连政绩、操守这些问题都不理了,他们表面上就是用一个方法,用年龄来划线,所谓“七上八下”,在67和68之间划一条杠杠,67岁就可以上,到68岁就要退。这是很可笑的一种规则。实际上,也是一种潜规则,一种人治的结果。所以这个事情我们认为值得批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希望这次18大搞差额选举,要有所进步。香港有报道传说,习近平对于常委的人事的激烈争执摆不平。他曾经建议说,不如干脆在10个政治局委员中间进行差额选举。如果他这个主张能够兑现,我们认为是一个进步。但是恐怕希望不大。

中共8大是政改样板

法广:这期《开放》杂志有什么独家报道吗?

金钟:我们这一期重点是两个,一个是关于18大的一些报道和评论分析,尤其对18大的政治改革,我们提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恐怕是没有人提的,就是中共1956年的8大,我们认为8大在理论上,在政治体制的改革上做出了一个示范。它当时所规定的,大会通过的一些主张今天都没有实现,而且都是倒退了。比如说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但是今天的党章和宪法还是保留了阶级斗争在一定的什么条件下还会存在,有时还激烈。对这一点我们进行了批评。因为1956年8大就宣布中国的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已经没有了。你共产党是讲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是说,资产阶级跟无产阶级。比方说农民跟地主。这样敌对的阶级都没有了,剥削阶级都没有了,还有什么阶级斗争?所以8大的这个理论是非常正确的。那么现在,他们还一直保留着阶级斗争这种提法,我们认为是毛泽东那种过火的极左的思想流毒没有被清除的一个结果。

实际上,现在他们存在的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社会安全问题。所以他们的宪法已经在1999年就废除了反革命罪,改成了国家安全罪。这个是对的。像这些理论问题,他们最近在人民日报写文章说中国现在政治改革之所以没有起步,就是理论准备不够。那么我们就针对他们的这种解释来加以说明。说明这些问题并不用今天西方的什么理论,你8大就已经解决了,已经做出示范了。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如果能够回到8大当时的理论水准,那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且8大很重要的一条:现在不是说要批毛,非毛化吗,要去掉毛泽东思想,8大当时已经这么做了。当时8大的党章里不仅毛泽东思想,连毛本人的名字都不提。而且整个8大的党代会都是一片反对个人崇拜的气氛。那是非常了不起的,非常不错的。但是后来由于毛泽东的独裁需要,就把8大的决议都推翻了,造成了后来一系列祸国殃民的灾难,一直到文革,到毛死。这个教训非常惨痛。但是中共他们没有吸取这个历史教训。所以一直拖到今天,他们的政治改革也不能启动。所以我们这一期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我觉得是有价值的。


薄熙来温家宝同归于尽?

法广:最近《纽约时报》曝光温家宝家人财富问题,开放杂志这一期有什么评论?

金钟:有。我们也对这个事情有报道,有评论,指出温家宝这个事情,当然纽约时报他们说是自己独立调查的结果,我们的评论认为,这还是反映了中共高层两派权力斗争的白热化。就是说,左派支持薄熙来的这一派,恐怕跟这些材料都有关系:反正你要把薄熙来置于死地的话,那咱们同归于尽吧。他们就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不过,我们觉得这个目的是达不到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确反映了中共官场。老百姓所说的“无官不贪”这句话是有根据的。当然,温家宝的家族坐拥巨大的财富跟温家宝本人具体的关联怎么样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但是你温家宝那么高调地讲清廉,讲改革,你的家族有这样严重的问题,敛财达到27亿美金。不管怎么说,至少你有失察的责任吧。所以我们的评论认为,这对于温家宝个人来讲,是他面临的一场危机。

莫言的双重人格

法广:您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金钟:最后我补充一点: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这次也做了一个专题研究。针对海内外对莫言获奖有争议的情况,我们做了一些分析。基本上我们提出一个结论:莫言,他的政治表现和他的文学创作之间是有矛盾的。反映了中国的作家和知识分子现在很多人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人格的分裂,双重人格。他们在政治上可以表现得很左,跟着共产党走,维护这个体制的利益。但是,他们在他们的专业范围里面又有可能坚持自我的一些表达。我想,莫言的小说跟他政治上的表现的确是不一样的。他的小说,虽然不能说是最好,但是他的确还是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和历史的一些真实状况,甚至于包括一些很悲惨的事实,他都利用他的小说记录下来。我想,一个乡土作家写实作家专业上的艺术的良知,他还是有点,还是保存了。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这样的例子在苏联也有一个,作家肖洛霍夫跟他的状况很相似。肖洛霍夫在政治上可以说比莫言更左。但是他的作品不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且一直到今天,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评价,都被肯定。所以说,他们这种政治和文学的分离状态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