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来巴黎参展的中国画家岳敏君

发表时间:

法国巴黎“卡地亚基金会”从11月14日开始展出中国画家岳敏君系列作品。展览将持续到2013年3月17日。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岳敏君是二十年来坚持以大笑来回应中国现实社会的现代艺术家。他通过创作不断地探索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岳敏君标志性的“笑脸”已经成为一种艺术符号,以岳敏君为代表的“顽世现实主义:无疑带着对时代的嘲讽和戏谑,其中又隐藏着一种既虚弱又顽固的内力。

在开展前一天,岳敏君接受了法新社的专访。他对法国记者说:“我作品中大笑的脸庞内隐藏着悲情和痛苦”。岳敏君说:我画笑脸是因为我感受到了人间中的悲哀。我使用漫画的手法来表达的是悲惨的事情。

法国记者问他:“悲情从何而来呢?”岳敏君回答说:“我从生活中体悟到这种悲情。同时,这种悲情也来自社会飞速发展,我对环境遭受破坏的感受。”

法国记者写道,生于1962年的岳敏君小时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童年。原本湖南籍的岳敏君生于大庆,“一个方圆几公里内没有人烟、到处是钻杆的石油之城。”

因父母工作变动,他小时候迁转了好几个地方,“四岁时全家转战江汉油田,小学时回到湖南,两年后随着中国石油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以及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成立,我们一家人又来到北京……” “社会混乱、体制缺失、教育停滞,高中毕业后我被送到天津海洋石油,工作就是在海上钻井平台……”。

重新选择考大学之后,他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用他自己的话说,美术系使得他“从此走入通向艺术的遥遥无期之路”。

2006年至2007年,中国概念走红国际艺术市场的时候,他和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一起在世界顶级展览上叱诧风云。

岳敏君的《处决》一作品在伦敦苏富比(Sotheby's)拍卖出3百74万欧元的高价。2008年香港佳士得,岳敏君的《轰轰》以5408.75万港元(4811.624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个人最高拍卖纪录。

2006年3月,苏富比纽约“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中国新油画的身影第一次完整亮相世界拍卖市场,岳敏君的《笑脸》系列、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方力钧的《光头》系列以及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等。随着苏富比纽约“亚洲当代艺术”专场的落槌,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被冠以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的名号。

中国画家岳敏君在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诙谐地说:“我作品中的主人翁如果是粉红色的时候,他们都是在阳光下非常健康的人。”但他也补充说:也不完全是这样。

在法国巴黎“卡地亚基金会”展出的一幅“水”的作品中,主人翁就紧锁眉头,他没有笑。岳敏君说,水是很重要的记忆。水可以寄存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在这幅作品中,紧闭着嘴的人头上是个大水池,老毛在他的脑海中游荡。

岳敏君还告诉法国记者,他本人很喜欢游泳。水也是他记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他不希望别人给他的作品添加上政治的含义。他希望自己给艺术留下一些记忆,也希望“标志性”的笑脸成为众人认可的一种现代艺术模式。他说,他很害怕公众失去历史记忆。

他最后向法国记者表示:有些画家给提供的是让观众很安详的作品。而他是在用自己的作品激励观众从中找到一种力量。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