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台海两岸

台北会谈揭幕学者认为现阶段两岸政治谈判不易

由两岸统合学会举办的「台北会谈」今天上午在台北福华饭店登场,大陆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致词时表示,两岸对「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认知互有不同,但两岸非国与国关系是共同点和连接点,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求同存异,发展两岸关系。

两岸统合学会举办的「台北会谈」今天上午在台北福华饭店登场 2012年12月10日
两岸统合学会举办的「台北会谈」今天上午在台北福华饭店登场 2012年12月10日 中文网上照片DR
广告

台北会谈原定今年七月举行,但因邀请名单中有十一位具有台办、解放军背景的官员,被台湾移民署拒绝入境而延后。这次主办单位减少了大陆官方色彩,孙亚夫以「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的身分来台,其他国台办官员也都以民间身分与会,还有将近四十位大陆研究两岸关系的重量级学者参加,包括中国社科院台研所所长余克礼、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俞新天、厦门大学台研所所长刘国深等。但除了孙亚夫被安排致词,其余大陆官员和学者都不参与讨论,也不公开发表意见。

这场研讨会的主题是「强化认同互信,深化和平发展」,光台湾方面的出席者就超过两百人,涵盖各政党。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智库副执行长游盈隆、台大教授陈明通、政大教授童振源等绿营人士都受邀与会。这次台北会谈的现场堪称红蓝绿三党交流。

绿营学者文化大学副教授郭正亮认为,相对大陆始终不愿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民进党反而基于现实,接受中华民国的宪法框架;大陆要推两岸和平协议,对国共内战延续下来的现实却不接受,两岸和平协议没有谈的基础。

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则指出,两岸「政治对话」与「政治谈判」不是同一件事,政治对话可分多层次、多渠道、多议题,但政治谈判涉及国号、地位问题,只会造成破裂或僵局,都会影响目前两岸关系难得的氛围。

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也表示,大陆对中华民国,其实不是铁板一块,但如果中华民国是两岸和平协议的前提条件,双方就很难对话。

孙亚夫致词时还表示,一些台湾民众对大陆现状,尤其这几年发展变化不了解,或存在误解,对两岸前途走向「和平统一」存在顾虑,这种情况在两岸关系大幅发展情况下,显得很不协调。他认为,今后两岸关系发展虽然机遇、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