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沧海桑田

茉莉:莫言获诺奖有违诺贝尔倡导的人文精神

发表时间:

2012年度诺贝尔各奖项的颁奖典礼今天(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作家莫言出现在今次的颁奖典礼上,引发各种反响。莫言是继高行健之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位华人作家。但与高行健有所不同的是,莫言是一位生活在中国体制内的作家。因此,他的获奖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在中国国内,官方与民间的反响形成很大反差。一些异见作家抨击这次评奖结果,认为这场“文学盛宴遭到政治污染”。目前旅居在瑞典的中国学者茉莉女士阐述了她的观点。

广告

莫言本次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引发了巨大争议?

我想这个原因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的性质。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奖,而是有着它崇高的理想倾向。因此,把这个奖颁发给缺乏理想倾向的共产党员莫言,可以说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最大的耻辱。我们知道,在1895年一个多世纪前,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宣布,把奖金颁发给一年以来,给人类带来最大福祉的人们。一部分颁给在文学领域内将创造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作家。理想倾向是什么?我们解释为:人文主义倾向、人道主义倾向;最高福祉是什么?在一个专制政权屠杀了千百万人的时代,反对专制才是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福祉。所以莫言是不符合这个理想精神的。

诺贝尔遗嘱委托的一个瑞典文学院,写的就是斯德哥尔摩的学院,它建立于1786年。这个文学院建立了两、三百年了。它最初建立的时候只是为了纯洁瑞典语。它的工作就是把瑞典语变成高雅、有力的语言。只是到了19世纪、20世纪交替的时候,在诺贝尔去世之前,文学奖才接受了诺贝尔亲属给它的遗嘱。在这个遗嘱中,诺贝尔表示希望这个学院接受评选的任务。当时的文学院存有很大的争议,到底接不接受这个奖项?因为这个任务不符合当时的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创立文学院的初衷。后来,愿意接受这一奖的一派终于占了上峰。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间,瑞典文学院颁发了诺贝尔奖。一开始,他们非常重视诺贝尔遗嘱中的理想倾向的。对什么是理想倾向进行了长期的解读。因为这一理想倾向比较简约,他们要不断考察诺贝尔的生平、他所爱好的文学、他所赞扬的文学标准,比如说:反对专制、人文主义、胸怀宽广的博爱、崇高的风格、崇高的思想。这都是诺贝尔在他生前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长期以来,文学院就遵循了诺贝尔这个评选调子。他们在一百年间,评选出不少世界优异的文学大师。其中包括德国的托马斯曼、法国的加缪、美国的福克纳、海明威,这些都是世界顶尖的文学大师。由于诺贝尔奖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奖,由于它曾经评选出这么多一流的文学大师,所以它被视为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奖项,具有标杆式的影响力。正因如此,这是莫言获奖产生争议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莫言作品本身的问题。他的作品轻浮、芜杂,他的芜杂远远多于精华。可以说没有一部能够称得上是“伟大作品”。在他没有获奖之前,就有不少的文学评论家对他的作品做过批评。评价很低。像德国的顾兵,他认为莫言就根本没有思想,而且他的作品很差劲。中国著名评选??论家的李建军、还有目前旅居瑞典中国学者付泽民以及我本人,都曾经批评过。就是说,即使他不得这个奖,对他作品水平的高低还是有许多争议的。

第三,就是莫言本人的政治倾向。莫言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而且是中国作协副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内官方地位很高。而中国共产党是属于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最残酷的侵犯人权的政党。那么,在这一次的颁奖中,奖励世界上一个最大政权专制组织的成员,是非常受到争议的。而且莫言本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在血腥屠杀的1989年之后,他仍然站在专制一边。而且抄写毛泽东压制写作自由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且没有后悔之意。另外,2009年,戴晴、贝岭等中国异议作家出席法兰克福书展研讨会,(那一次我也在那里,但是没有赶上这一场),莫言当时和官方作家一起退场表示抗议、抵制异议作家参加。这表明:他站在官方一边,反对言论自由。2010年,他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他非常圆滑地为中国政府的审查制度辩护。这违背了世界公认的反对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审查制度的原则。这次颁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争议呢?正是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它给了世界一个恶劣的信号,就是说:西方、包括瑞典文学院不在乎中国仍然有一个侵犯人权的制度。他们对遭受压迫的中国人没有一点同情心。他们口口声声说这个文学奖不考虑政治。但是,在专制国家里,我们都知道:文学就是政治。就看这次标榜与政治无关的标榜,被中国共产党利用做为政治工具,用来大肆宣传中国的崛起。最近,有人把莫言的获奖与北京的奥运和上海的世博相提并论,成为共产党的光荣。今天,这些人都在涌入斯德哥尔摩庆祝他们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专指政权的胜利。

您认为诺贝尔评奖委员会选择莫言,使用的是怎样的评判标准?

我刚才已经介绍过诺贝尔本人的标准,一百年前诺贝尔确立的是一个能给人类带来最大福祉的、具有崇高理想倾向的标准。这个奖是由人来颁发,普通人来颁发。瑞典文学院这些院士都是普通人。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年纪都已很大,是些八、九十岁的老人了,他们是会遗忘的、也会背叛的。这次他们使用的标准,就是背叛诺贝尔理想倾向的标准。他们使用了一种庸俗不堪的标准,美其名曰“实验性艺术”,就是艺术标准。这个艺术标准实际上摧毁了诺贝尔奖道德标准。这些评委只要看莫言讲出一些猎奇的、淫秽的、刺激人的故事,就把它视为好作品。这样他就把一个崇高的诺贝尔奖变成了低俗的文学游乐场。

这其中是否有经济利益的考虑?

我想,就整个的文学院而言,没有。但是从具体的院士,看看他们后来的表现,就在宣布莫言得奖之后,两位文学院院士前去中国推销他们的新书。一个是马悦然先生,马悦然先生在瑞典被记者揭露出利益冲突。被质询如何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也就是说:既去翻译莫言的作品,又去评判莫言获奖?这意味着可以从翻译中捞取很多版税。这一抗议之后,马悦然先生大骂瑞典记者白痴。但他还是不得放弃了翻译莫言作品的权益。但是他跑到中国去,和他的太太一起推销他的两本翻译著作。以前,在1989六四镇压的时候,马悦然先生曾经持一种正义的立场,他抗议中国的六四镇压,所以他曾一度被禁止入境中国。但是这一次,在他推销自己的新书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官方媒体都在为他宣传,为他报道。这里当然就有经济利益。另外一位也是诺奖评委会的前任主席埃斯普马克。他也去推销自己的长篇小说。我想这是符合中国和世界的现实的。因为中国虽然专制,但是它在经济上腾飞起来。这些西方的文化精英不再坚守道德立场。他们忘记二十年前他们所支持的八九民运,他们曾经抗议的六四。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但他们已经忘记了。他们不再谴责暴政、不再谴责中国的人权侵犯、他们消解了政治、纵容了强权,看准了中国巨大的名利场。

 

瑞典民间如何看待一名生活在中国体制内的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瑞典的民间,很多人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尤其是一部分了解情况的人,他们非常气愤。他们的愤怒在于莫言中共党员的身份。要知道,瑞典在两年前、2010年发生了意见事情。就是有一个反移民倾向的右翼政党“瑞典民主党”进入了议会。诺贝尔基金会马上就宣布说,诺贝尔晚宴不允许瑞典民主党的党魁前往参加。这个晚宴要招待各个党派的领导人。然而?这个党是一个民间人民选举出来的政党。尽管他的观点有问题,他却是民主选举出来的党,手上没有粘上鲜血、没有镇压人民。但是,诺贝尔基金会拒绝邀请他们参加诺贝尔晚宴。然而,这次当中国共产党党员莫言被邀请来领奖、还有很多中国的代表都要参加这个晚宴的时候,就有很多的瑞典人在电台里激烈地反对、质询:为什么瑞典民主选举出来的党不能参加晚宴,这是纳税人的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员却能够来领取诺贝尔奖?尽管瑞典民主党的观点存有争议,但它并没有像中国共产党那样镇压人民。他们手上没有粘满人民的鲜血。对此,诺贝尔奖评委无法作出回答。瑞典民间基本有两种舆论,一个是马悦然先生利益冲突,使民间对诺贝尔奖这一次评奖充满了怀疑的态度;只要粘上中国人的边,中国社会的腐败就可以污染到西方来。再一个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民主选举的议会政党不能入会,而专制的屠杀人民的政党却可以参加宴会。这个问题现在还无法解决。各个国家的记者可以继续追踪这个问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