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粪便变电能 - 德国技术在中国有市场

发表时间:

中国绿色革命的步伐快速惊人。2012年到2015年间,中国计划建设7万个小型和8千个中型沼气设备,以便将动物粪便和有机垃圾变成能源。德国已拥有沼气生产和转换技术及相关设备,中方也希望德方能帮一把。双方已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一些德国企业自然也希望借政府的东风把业务做到中国去。

广告

据德国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的消息,德国和中国早在2009年就开始举行专家会谈,以探讨两国在沼气方面的合作范围。2011年6月,在柏林首届德中政府磋商会议期间,双方把沼气项目合作列为两国合作的重点之一并签署了相关协议。2012年8月,默克尔率内阁成员前往北京参加第二届德中政府磋商会议,双方签署了继续深化沼气项目合作的协议。这对德国沼气技术企业来说自然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中国拥有大约8亿头动物。不难想象,鸡、牛、猪等饲养动物都会带来很多粪便。以前,这些动物粪便都是撒到农田里当肥料。但按照中国政府的雄心壮志,这些粪便应该很快就要变成电能了。德国国际合作中心(GIZ)目前正在和中方共同摸索将粪便大规模变成电能的道路。

在2011年11月举行的“德中沼气合作策略研讨会”上,德国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国务秘书姆勒(Gerd Mueller)不无骄傲地表示:“德国制造的是全球最好的汽车和最好的沼气设备。”从这句话里,人们就能听出,在德中沼气合作中,德方能提供中方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德国农业会的估测,中国现已安装有大约6千个沼气设备,但其中只有少数几个能大规模产电。沼气设备的工作效率很低。再者,一些沼气企业还无法将电能送入电网。总体而言,经济且高效的沼气设备中国几乎一个也没有。这为拥有先进技术的德国企业进军中国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从价格上相比,“中国制造”比“德国制造”便宜得简直没话说。但中国产品有缺陷且低效率,功能上竞争不过德国产品。根据专家们的鉴定,德国设备通过同一物质获取的沼气可高达中国设备的6倍。

在促进沼气项目方面,中国政府目前主要是促进沼气设备的安装。于是,农民不考虑设备的工作效率,纷纷购买廉价的中国设备。有些设备虽然早已安装完毕,但因为安装完后没有补贴,结果人们任由设备风吹雨打,却不投入使用。不过,这一现状很快也将改变。因为德方是根据沼气变电后并入电网的电能量来计算促进费的。沼气企业因此重视企业的终端产品。德国国际合作中心中国部负责人拉宁格(Bernhard Raninger)强调说:“国家补贴必须与设备生产能力而不是与设备安装挂钩。”他还说:“中方已意识到目前的促进政策是错误的。”不过,由于电能目前在中国还很便宜,要推广沼气技术对中国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国农业每年会带来2900亿立方米生物质。如果它们都能转换成电能,沼气产电所占比例将是中国所需电能的7%。这是一个美好的蓝图。

德国现已有20家沼气技术企业达到了国际水平。它们当然都希望既能帮助中国又能扩展业务。到目前为止,中方已在德方的咨询和帮助下启动了六个沼气试点项目。还有一系列使用德国沼气技术的展示性项目也已在计划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