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欧亚论坛

谈林政昇的中国汉代墓葬展

发表时间:

中国汉代的皇族们生前是如何费尽心思让自己长生不老,万寿无疆的, 死后又如何追求永垂不朽的 ? 这是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 ( Fitzwilliam Museum, Cambridge) 为期7个月的展览 “ 追寻不朽  中国汉代墓葬精华 ” (The Search for Immortality: Tomb Treasures of Han China ) 的命题。展览已经在十一月结束,吸引了近12万观众,仅次于这家博物馆的展览参观人数的历史记录。

广告

在展览结束前几天,我专门去了一趟剑桥。看完展览,我当时就觉得特别幸运, 因为这次展览无论从展品的质量还是从策展的水准来看,在国际大型美术馆博物馆中都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

这个展览有两条线索。一是政治上的线索;汉朝所处的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后220年这四个世纪,正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在疆域,经济,军事,文化的整合上进一步巩固发展,建立体系的阶段。就在汉朝建立的前一年;赵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刘邦,没有用武力来镇压南越国,而是用政治谈判的办法让赵佗归顺。刘邦死后,刘邦的妻子吕后和赵佗互不买账,于是赵佗称王。一直要等到吕后死了,汉文帝刘恒又和赵佗政治谈判;最后的结果是,赵佗对朝廷称臣,在自己的领地内仍然称皇。

展览的另外一条线索是通过刘邦家族和赵佗家族的墓穴来看他们对各自往生之后的 « 生活 » 的安排。并通过墓穴的线索,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他们活着的时候的生活方式。

比方说,墓穴里设有陶俑卫兵,设有陶俑艺人和乐器,设有厨房和洗手间,好像这些帝王将相, 皇亲国戚生前怎么生活,死后也要怎么生活。所谓的不朽,也是生活方式的延续。另外墓穴的主人们对躯体的保护也格外费心。帝王们在辟邪的金缕玉衣里还要用玉石把眼睛,耳朵,鼻孔,嘴巴,生殖器和肛门等九窍都堵起来,以求鬼怪不会侵入他们需要保存得鲜活的遗体。

这次展览一个很精彩很重要的部分是把展品放到墓穴的语境中,让我们知道哪件展品在墓穴中是放在哪个位置上的,在皇室成员的生活当中,器物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策展要比现在在其他博物馆的中国墓葬文化的呈现方式要好得多。普通的墓葬文化展览只让你看到脱离语境的器物本身,让你很孤立地去揣摩或欣赏文物的材质和工艺,但很难让你把这些展品与它背后的时空和社会联系起来。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林政昇博士策展的汉代墓葬却在每一个展厅把墓穴的构造,陈设和展品与他们的关系很细节地交待给参观的人,让大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分享到考古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换句话说,这次展览真正做到了让展品成为实物证据,通过这些证据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解读到刘邦家族和赵佗家族对墓葬的安排,通过对墓葬的安排来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社会,他们的政治和他们的艺术中的一个层面。

金缕玉衣,公元前2世纪,西汉,长173厘米,1983 年广州象岗山出土,广东省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金缕玉衣,公元前2世纪,西汉,长173厘米,1983 年广州象岗山出土,广东省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金缕玉衣,公元前2世纪,长174厘米、宽68厘米, 1994-1995 年徐州狮子山出土,江苏省徐州博物馆
金缕玉衣,公元前2世纪,长174厘米、宽68厘米, 1994-1995 年徐州狮子山出土,江苏省徐州博物馆

当然,看一个历史展览,有意思的不仅仅是展览的本身;同样有意思的是展览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这次展览中有两件金缕玉衣,一个玉棺材,总共加起来有近百件中国一级文物。仅仅靠徐州博物馆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配合还不足以办成展览。原籍台湾的林政昇博士说服了北京破天荒地一次性借出这么多严加管控的一级文物。从博物馆的层面来看,这让一个大学博物馆做到了连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这样的世界一线博物馆都难以完成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政治层面,当奥运会从北京移师到伦敦的时刻,中国历史上汉朝皇帝如何与随时可能会要闹独立的南方疆域的首领磨合,曲曲折折地用政治方式解决了统一和独立的分歧,这段历史和当代政治现实一比较,真是此起彼伏,交相呼应。

听林政昇博士说,原来北京不太愿意展出自立为王的南越王的部分,是他说服了大陆拿出来和刘邦家族一起展览的。

22:32

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 Cambridge 亚洲器物部负责人林政昇博士Dr James C.S. Lin访谈

安东尼

展览图册

The Search for Immortality
Tomb Treasures of Han China
Edited by James C. S. Li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184341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