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传真

影片《一九四二》颳起舆论风暴

发表时间:

中国导演冯小刚新拍的电影《一九四二》,说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九四二年﹑发生在河南的一场大飢荒,当时有三百多万同胞被饿死。亚洲週刊报道,中国大陆一些知名文化人对影片《一九四二》大加称讚,也表示不要忘记一九六二年发生在中共领导下大陆的悲剧。一位网络写手称电影《一九四二》嘲讽了中国近代史上「止步不前」的愚昧,这个历史教训并没有被记取,其后人为的灾难一次次地重现。

RFI/Chine
广告

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中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语言是有魔力的,你说出了它,它就会缠绕著你」。而事实上,历史记忆比语言更有魔力,电影《一九四二》说的是国民党年代的往事,而那个年代过来人的观众却记得,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二年是大陆全国统一的和平时期,而且是风调雨顺的年景,然而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一场饿死几千万人的大飢荒,饿死者之多超过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入侵中国杀害的人数,「祸根」就是信息缺少透明化。但即使在当年,上至最高领袖﹑下至基层干部都知道掌握信息与事实真相的绝对重要性,由毛泽东提出的口号「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做老实人」,也响彻云霄。最令后人难以释怀的是,是国家面对人命门关天大灾难的态度,那就是,官僚层层瞒报,自欺欺人。

知名媒体人、反映大饥荒惨剧《墓碑》一书的作者杨继绳回顾:「一九六一年下半年,周恩来命令当时的国家粮食局局长陈国栋、国家统计局局长贾啓允、粮食部办公厅主任周伯萍给各省打电话,统计灾情,统计出的死亡人数有几千万。下属们把材料报告给周,周令其马上销毁,不要扩散。过了一个礼拜,周又打电话问,销毁了没有,他们说,连版都销毁了,三个人一起销毁的。后来我又找周伯萍,老先生不说,他问我,你问这个干什么?」

杨继绳认为,毛泽东时代的领导集体,「与习近平今天的领导集体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了」,承认这段历史,对习近平来说,「是一张好牌:主动承担责任,向天下请罪,这是多少的分量、多少的信誉啊!」

借电影《一九四二》颳起的舆论风暴,五十年前的这场大飢荒的真相有没有重见天日之时?杨继绳说,「习近平有没有可能大胆一点,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的书有没有可能在中国内地不被禁呢?」杨继绳说:「我有这个期待」;「我对改革还是有期待的」,杨继绳说,「儘管改革缺乏权威人物,但是权威很容易建立,你做两三件大事就建立起来了。对党内民主也有期待,党内派别可以合法化、公开化,开展政治竞争,这是多党制的雏形。党内民主的空间很大,首先是党内的不同意见可以公开发表,第二个选举制度,总书记可以选举产生,最后就要达到党内派别的合法化。」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