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何清涟指今推《改革共识倡议书》有积极意义

张千帆等70多位中国学者联署的《改革共识倡议书》在网上公布后引发不同的反响,居住在美国的经济学者何清涟接受本台记者小妍采访,认为与08宪章相比,倡议书在用词上小心避开提及西方民主。不过,在此时,这些国内知识界人士出来签署这份改革倡议书,有其积极意义。

何清涟指《改革共识倡议书》推动中国改革有积极意义 中文网络照片DR
何清涟指《改革共识倡议书》推动中国改革有积极意义 中文网络照片DR
广告

若硬要说这两首有何不同,何清涟认为,首先是,《零八宪章》早诞生了4年。四年前的12月由部分异议人士领签,当时还有英文版同时发表,在海外造成很大的声势。而《改革共识倡议书》是以体制内的知识人士为主体、以国内需求为目标,也不打算在海外发表。

第二点是,《零八宪章》的语言比较接近西方用词习惯,至于《改革共识倡议书》的起草人,有一些是过去专门研究中国宪法的学者,他们的行文方式则可能更接近中国政治文化一点。但两者本质相当一致,都涉及民主、人权、司法独立等普世价值。

何清涟指出,十八大刚强调说不走邪路,因此倡议书中很小心地不提到西方民主与三权分立等字眼,只说司法独立。与《零八宪章》还有一处不同,简单讲是考虑到操作上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基层民主该如何实行。因此,她个人觉得,目前在上层没有改革动力、底层也没有谈判资本情况下,这些知识人士出来签署这份倡议书,实有其积极意义。

当然也有批评之声说,倡议书为何不要求废宪,但何清涟以为,这些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和党内的老专家是按自己的身份做事,想做成事,并不定位为异议分子,她表示理解,也认为值得尊敬。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