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

六外企垄断罚4334万欧元 中国首次显加强反垄断

中国首次对境外企业价格垄断开出罚单,来自韩国和台湾的六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企业在2001至06年期间在中国有垄断价格行为,合共被罚3.53亿元人民币(下同,折合约4334万欧元)。有关罚额,是中国历来金额最高的一张价格违法罚单,但当局强调,相对欧美等国,有关罚额其实不高。

SAMSUNG韩国三星
SAMSUNG韩国三星 DR 中文网络照片
广告

被罚的企业分别是南韩的三星和LG,以及台湾的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有关企业占据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八成份额,而号称彩电生产大国的中国,其实占生产成本中占八成的液晶面板,主要依赖进口。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公布,调查六年后发现,2001年至06年间,该六家企业差不多每月轮流在台湾和韩国开会,就液晶面板市场交换信息,并协商液晶面板价格,六年间,合共召开53次相关会议,有关企业会按协商价格或交换所得信息来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发改委指出,六家企业在中国六年间共销售514.62万片液晶面板,违法所得共2.08亿元,须退还国内彩电企业多付价款1.72亿元,没收3675万元,罚款1.44亿元,即制裁总金额为3.53亿元。其中,以两间韩国企业罚款额最高,各被罚超逾一亿元。发改委补充,从轻处罚是因为这些企业自行供认。

发改委官员指出,有关罚额比欧美为低,例如美国在过去四年的罚额达12.15亿美元,欧盟则给出罚额6.48亿欧元,南韩是1940亿韩圜,这是因为中国征收罚款是按企业的违法所得计算,而欧美则按「相关企业前一年销售额的1%到10%」征收,前者罚额自然相对较轻。另一原因是有关企业对个别情况有「自认」情节。

中国传媒引述分析人士说,此次调查为中国查处境外企业价格垄断提供先例,显示中国将加强反垄断执法。

业内人士则指出,惩处跨国企业,有助促进公平竞争,纠正涉案企业对中国同业的歧视性做法,而由于被罚企业同意改变延后两年才把新产品带入中国的做法,亦有利中国相关企业打破技术壁垒,及时、公平获得新技术,促进产业合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