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书香世界

《经济学人》预测2050年时的世界

发表时间:

全球最权威的独立媒体《经济学人》,每年预测全球重大变化,而且他们做出的许多预测都已成为现实。《经济学人》研究团队根据详细的数字与专业解读编写了一本《2050趋势巨流》,描绘2050年世界的面貌。而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崛起,是贯穿本书大部分内容的第三个重心。作者在书中强调:世界的重心正往东方大步移动。

广告

《2050趋势巨流》第十二章就提到,到2050年,亚洲将佔全球经济的一半以上,和1820年及之前几个世纪的百分率相同。这将对环境、军事均势、全球经济的重心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我们不要以为中国到2050年会主宰一切。本书第五章在谈文化的内容中表示,汉语不会取代英语成为世界通行的语言。第十六章则表示相信,中国科学家也不会领导世界,或者至少在中国改变政治体系、接受允许科学蓬勃发展的自由知识环境之前不会发生这种事。

本书作者也预见到将来全球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管理气候变迁、控制水等稀有资源所引发的冲突,并在2050年之前要养活90亿人,以及像第八章在谈战争的未来内容中所说,必须应对大量的新安全威胁。

不过,整体而言,本书对世界未来的预测还是较为乐观,至少作者认为,如果制定正确的政策,大部分的领域都可望有所进步。

作者指,2050年的世界很有机会更富有、更健康、连结程度更高、更永续、更具生产力、更富创意、教育程度更高、贫富和性别之间更趋平等,而且数十亿人将有更多的机会。届时,世界肯定会更加都市化,约70%的人会住在城镇和都市,相较于今天要高出百分之50%。未来会有更多的非洲人,因为全球增加的23亿人,大约有一半生在非洲。不少变动将伴随著动乱。但正如第十四章探讨商业的未来所做的结论:“创造性破坏的风暴正将我们吹向更美好的地方”。

新的科技,有些现在还无法想像,但有些已经现形。制造作业可能因为“加式”(additive)技术或三维印刷(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生产你自己的汽车零件将是司空见惯的事。医疗奇迹可能来自基因标靶药物、疫苗在运输途中不再需要冷藏,以及干细胞能够生成新的组织,等。生物学和机器人学可能结合起来,让瘫痪的四肢恢复活动。随著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模糊,学习会更加“民主”,几乎每个人都能进虚拟牛津、剑桥和哈佛之类的学府就读。到2050年,科幻小说的情节甚至会成真:已经灭绝的物种再生的可能性相当大。此外,作者在第十七章预示,我们也很有可能发现外星生命。

此外,本书还有大量对未来世界的预期,都令人惊讶不已。举例来说,到2050年,法国的人口将超越德国,中国的人口平均年龄不只高于美国,甚至高于欧洲,而经济欣欣向荣的穆斯林中东可能收到人口增加的经济利益。约四亿的阿尔及利亚人,数目将超越美国人。而且到那时,阿尔及利亚可能是极少数大型新兴市场中,以现在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步调成长的国家之一。

在战略领域,2050年,北约(NATO)可能不再是那么受到正视的防御联盟,而且无人驾驶飞机会取代有人驾驶的飞机,执行绝大多数的任务。各种科学之中,生物科技将取得主宰地位,并和奈米科学、资讯科学协同工作,产生丰富的成果。至于个人,将你的基因体排序可能像今天的验血那么常见。学习外国语言可能是没有用的技能,几乎就和书法一样落伍,原因是电脑翻译技术突飞猛进。正如第十八章说的,随处运算将使未来四十年人们的生活产生最大的变化。在电信技术可说已经消灭距离的世界中,实体位置仍然重要吗?第十九章指出,实体位置可能比你所想还要重要。

总之,这部书告诉我们,未来不必像悲观预言家要你相信的那么黯淡。尽管前头有许多危险,但2050年的世界可能并没有那么坏。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