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司法

黄奇帆呼吁法官多看外国法庭电影了解司法正义

今年两会,重庆代表团虽然少了去年担纲演出的主角薄熙来,但代表们的发言,仍不失其娱乐性而吸引了媒体的注意,例如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发言中,呼吁中国的法官应该多看看有关国外的法庭电影,因为有两种类型的司法电影,「对法官如何看待程序正义和司法正义、感情和理性起着很好的训练作用」。

美国“纽约法庭”影集海报
美国“纽约法庭”影集海报 网络照片
广告

不过同样来自重庆的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重庆市委副主委黄云却批评大陆许多卫视制作的法制节目,为了迎合国人猎奇心理,提高收视率,而将大量犯罪细节进行详细描述,已经偏离了普法目的,反而变成了一本犯罪教科书。

重庆市在已经失势的前市委书记薄熙来的领导期间,曾发动唱红打黑运动,期间却因为政治目的和司法黑暗,炮制了多宗冤案,负责执行打黑的前重庆市公安局长王立军,更因为试图揭发薄熙来的犯罪事实恐遭报复而一度潜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引发中共自六四事件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根据内地中国网报道,重庆代表团日前举行分组会议,继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发言都很踊跃,报道指「现场气氛严肃又不失活泼」,而其中黄奇帆市长的发言引起了在场所有人员的极大兴趣。

黄奇帆说,国外有两类司法电影,对法官判案有训练作用,建议法官们都看看,但是最好是周日,平时还要工作。一是,英雄救难。主人公把国家解救了,但是他违背了法律程序,这类影片的每个案例都是在结束的时候,一边给英雄授个大奖,一边是判个十年五年。

黄接着说,后来却出现越来越多的化学武器,恐怖分子利用化学武器搞破坏,死了很多人,实在没办法了,总统特赦,把主人公从监狱里放出来,限定24小时破案。最后案子也破了,可这个过程主人公又走极端。在电影里,程序正义和司法正义不断的让人讨论和思考,体现其中的矛盾,这类影片对法官如何看待程序正义和司法正义、感情和理性起着很好的训练作用。

另一类电影是,审判官审判制度和法官量刑。电影里黑白两道人物总是想影响陪审团,陪审团也有道德和良心的考验,而故事的发展就是怎么去诱惑陪审团,这里边的案情也很复杂,虽说最终正义总是战胜邪恶。可是在这过程中,明明是黑社会,但是偏偏在这样的制度下判了无罪,黑帮老大大摇大摆的出去了,律师取得了胜利,但又非常痛苦,因为良心受到谴责,这种电影看了以后,对西方的民主制度、法制会有理解。

黄奇帆这边鼓励法官看外国司法电影,重庆的另一个全国人大代表黄云却批评内地电视剧为了收视率,将大量犯罪细节进行详细描述,反而变成了一本犯罪教科书。黄云接受中国网的访问时说:「还不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原来在我们市人大就提过这个事儿,确实有很多负面影响,这个我认为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黄云称,几乎每个省台都会有一个类似的法制节目,比如重庆电视台叫《拍案说法》。他分析,如果电视台按照传统模式播出普法节目,会导致节目效果很枯燥,受众会认为没有意思,「所以它为了收视率,就反而把那些作案手法,把这些描述的很清楚,这个是一个绝大错误!」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