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习近平首访选择俄罗斯舆论关注

发表时间:

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出国访问首站挑选了俄罗斯,接下来还要访问非洲三国,自然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注意。但视角明显不同。

广告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周一发表评论称:习近平的这次出访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体现了中国的全方位外交, 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和“谋划未来、影响世界”的访问。但法新社评论指出: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首访俄罗斯,旨在面对西方,强化以经济互补和共同的战略利益为特征的双边关系。

俄罗斯有一种看法就是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洲后,中国感受到了压力。而且,中国与邻国日本,以及与南海周边国家围绕领海的争端日益紧张。习近平首访俄罗斯,一定程度上希望得到俄罗斯的支持,或者俄国至少在中国与邻国的冲突中能够保持中立。不过,也有一些俄罗斯舆论的看法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恐怕仍以经济实惠为主,双方都无意结盟。

习近平在十八大成为中共总书记之后,在上周成为中国国家主席,从此党政军大权全在手中的习近平随即访问俄罗斯,这也是对普京去年6月访问中国的回访。普京当时也是在刚刚就职总统一个月之后,选择访问了中国。

的确,最近二十年,经贸关系主宰着中俄关系。莫斯科向北京提供军事和航天技术,以及源源不断的石油,同时从中国大量进口日常消费品。

2012年,中国已连续第三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商业合作伙伴。根据中方的统计,双边贸易增长11.2℅,达到882亿美元。

从地区影响力而言,中国与俄罗斯是上海合作组织两个最主要的发动机,这一组织主要的作用在于对付伊斯兰极端势力和中亚的分离主义。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尤其在面对西方和在联合国安理会辩论的时候,俄罗斯与中国常常立场一致。

叙利亚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该国两年前爆发反对阿萨德政权的暴动后,莫斯科和北京一直拒绝安理会通过决议案谴责叙利亚当局。

中国到底需要俄罗斯做什么?习近平在周二出版的一份媒体采访表示:“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居和朋友”。强调他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出外访问选择俄罗斯,体现了中国非常重视与俄罗斯的关系。

叙利亚以及上个月进行了第三次核试的朝鲜,应该是习近平和普京会谈时一个重要的话题。

俄罗斯政治观察家特里尼认为,一般来说,北京寻求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为了强化其国际地位。
这位观察家对法新社表示:中美关系很复杂,中日关系几乎是中断状态,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也不顺利。那么,向世界发出中俄关系良好而且牢固的信号,对中国而言是有利的。

特里尼补充说:但是中国人很实际,对他们来说,经济高于一切。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的说法似乎是一种回应。他周二说,习近平访问俄罗斯,会对中俄双方的投资和合作起到加速作用。

克里姆林宫方面则表示,习近平访俄期间,双方将签署一系列合同,不过,俄方尚未提供任何细节。

一位俄方负责商贸的官员表示,数项投资合同以及经贸协定可能会公布,也许会作出决定:把俄罗斯石油公司目前向中国年度输油1500万吨扩大两倍。但俄罗斯石油公司拒绝予以证实。

不过,中俄经贸合作也并不总是顺利。每一方都对自己的利益紧紧把住不放:一项酝酿多年,在30年内向中国输出70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的计划至今仍在悬着。

习近平结束访俄后,将访问非洲大陆。3月26到27日,普京与习近平将利用金砖国家举行峰会的机会再次在南非会晤,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