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观察

中国缺的不是钱 而是廉洁和制度

发表时间: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级大地震,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四川雅安地震的分析评论。

广告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四川汶川大地震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与汶川位处同一断裂带的四川雅安市又发生7级大地震,造成多人死伤。”“到底这地区是否适宜民众长期居住,小区应如何应对未来势将再次出现的地震,是国家必须深思的问题。”“国家现在已开始富起来,国家既然选择让国民继续在地震带上生活,就必须在相关地区实施最严格的防震建筑标准,更要尊重并保护那些勇于揭露豆腐渣工程的人,而非把他们关进监牢,杜绝豆腐渣工程再现。把公帑用来兴建货真价实的‘防震楼房’,总比兴建什么大广场政府大楼形象工程更为实际,人民才能安心在地震带上继续生活。”  

香港《太阳报》“阳光华夏”的评论称: “顾名思义,国家地震局的职责是提供震前预警和组织震后救援,但现实是,今次雅安发生七级大地震,预警机制未能发挥作用,更不堪的是,有网民在数日前发布地震预测讯息,还被该局斥为造谣和犯法。该局在地震后的表现更是惨不忍睹,一时说今次地震是汶川大地震的余震,后来又全盘推翻;一时说地震强度是五点九级,后来看见外国机构发布为七级,又慌忙改口。堂堂国家地震局,水平低劣至此,连业余也称不上,简直就是国耻。”

香港《东方日报》“神州观察”的评论称:“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今次地震发生后,当地电视台不是先报道灾情及灾民的苦况,也不是报道采取了哪些救灾措施,而是一开口就是省委领导如何关注,如何作出重要批示。而地震发生后的两个小时内,成都通往雅安的高速路上各个收费站还在收钱,导致往灾区救援的车辆排成长龙,简直不可思议。”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李平的评论称: “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民怨最大的是遍布中小学、酿成无数学生惨死的豆腐渣工程,但在当局掩饰下,如今仍似无头公案,反而追查事件的维权人士谭作人等锒铛入狱。今次雅安大地震,民怨最大的是两大副部级机构──国家地震局和中国红十字会。地震局被指挥霍九成九经费,兼隐瞒震前预警,红十字会因信用丧尽失去为灾民筹募救命资金、物资的功效,两者都到了应该裁撤的时候。”“在国家地震局今年40.87亿元开支预算中,只有3,822万元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不足1%,反而‘三公’(公费吃喝、公款出国、公务用车)预算达5,770万元、住房保障预算达1.5亿元。‘把地震局撤了’近日已成网络主流呼声,相比于意大利拉奎拉地方法院去年10月以‘过失杀人罪’判决6名地震专家,中国舆论的要求已是仁至义尽。”

香港《东方日报》的社论称: “每次内地发生重大灾难,港人都踊跃捐输献爱心,5年前汶川发生大地震,港府与市民合共捐献23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然而今次雅安大地震后,港人排队捐款的一幕已不复见,连港府建议拨款1亿元赈灾都惹起争议,这不是因为港人变得冷漠,也不是穷得拿不出这些钱,而是内地官场太腐败,在使用善款方面的纪录太恶劣,没有人能保证,善款不会再次被滥用,爱心不会再次遭践踏。”“内地缺的不是钱,缺的是廉洁,缺的是制度。”

香港《明报》署名胡力汉的评论称:“过去5年,普遍香港人已经看透了内地官僚体系的运作本质,2008年我们捐出了超过100亿,几年后,内地媒体陆续揭发地方政府挪用捐款,先把政府办公大楼建得美轮美奂,更有官员用赈灾款购置豪华越野车,甚至有香港政府监管兴建的学校,被拆卸后再卖给发展商牟利,凡此种种,无不叫善心者心灰意冷。”“在中国大陆这样极度贫富悬殊的地方,其实极之需要一个完整的捐献制度,可惜由于官僚贪腐的本质,令慈善事业被严重扭曲,人民被迫变得异常冷漠。”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