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奥朗德中国行的纯经济利益目标遭非议

发表时间:

法国总统奥朗德今天在中国展开第二天、也是最后一天的访问行程。在动身前往上海之前,周五上午,法国总统首先参观了故宫,随后与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人进行最后的系列会晤。面对法国空前的失业率,奥朗德带着说服中国向法国产品敞开市场的信念展开本次中国之行。法国总统在北京重申了要在2013年底实现降低失业率目标的决心。不过,奥朗德此行单一的经济目标受到有些人权机构的非议。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奥朗德今天分别会晤法国总统之后,中国主席胡锦涛及夫人彭丽媛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及其女友瓦莱丽-特里埃维勒共进午餐,为这场受到法中两国媒体高度关注的正式访问增添了一层温馨色彩。

法国总统于周四上午抵达中国,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虽然是第一次、虽然逗留时间短促、法国总统却怀着巨大希望。十分明显,奥朗德期盼本次访问能够成为重启两国政治关系、并为重新平衡双方经济关系的契机。为此,奥朗德采用的方式是,作出信任的承诺、强调共同的责任、避开敏感话题。爱丽舍宫方面披露的信息表明: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巴黎遭遇大规模示威以来,中法两国受损的关系至今未能完全恢复。因此,本次访问中不宜提及可能引发不愉快的议题。

实际上,法国总统本次中国之行的经济目的不言自明。执政近一年来,法国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失业率创下新高,今年的经济陷入衰退,社会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奥朗德的民意指数则仅为25%。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本次中国之行,带回一些巨大的经济成果,总统的威望则将毋庸置疑地得到提升。在法国总统到访的第一天,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涉及范围也颇为广泛:既包括核电、民航、电力等传统合作领域,也包括金融保险、城市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谈到两国的战略合作基础时,法国总统指出: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在半个世纪前的政治对话之上,两国在1964年1月建立了外交关系。法国总统表示,他将努力与中国主席实现每年的会面,或在法国、或在中国,两国关系应“跨越新阶段”。

在法国媒体眼中,与其前任胡锦涛相比,中国新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显得更为自然;习近平使用了“老友旧交不生锈”的谚语来形容中法关系近半个世纪的深厚历史积淀,以表达对奥朗德的欢迎。中国主席祝愿两国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健康、更加活跃。”

法国总统到访中国之际,法国对待中国人权状况的态度引发多方关注。法国《世界报》周四在其网页刊出刘晓波国际支援委员会协调员艾玛奴伊尔的观点指出:欧洲国家领导人前往中国访问的目的往往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将中国人权问题搁置一旁。他们为了经济利益,放弃人权理念。奥朗德则在与习近平会谈后举行的记者上表示,他以“直接和互相尊重的”方式与中国领导人谈及西藏和中国人权问题。不过,在回答有关刘晓波命运的提问时,法国总统仅泛泛地表示,他已将一份欧盟提供的中国异议人士的名单交给了中国政府,刘晓波也的名字也在其中。这一表态令刘晓波国际支持委员会协调员颇为恼火,他认为:如果连刘晓波的名字都不敢公开叫出,他的释放要求又将从何谈起?奥朗德曾强调,人权问题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中国之行主要是谈政治伙伴关系,双方在国际领域的责任,以及经济增长等议题。

法国总统将于周五晚间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返回巴黎。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