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推出强制子女尽孝的法律

发表时间:

中国近年来多次出台法令与规定,要求子女行使对家庭中老人长辈的赡养义务与责任。相当于民主国家议会的中国人大新近又颁布法律,强制性要求子女尽孝。解放报认为,新的法律是对提倡打破中国家庭旧传统模式的毛泽东主义棺木钉上又一根铁钉。

广告

根据法国解放报派驻北京的记者格兰热罗发在该报世界快讯栏目里的评论报道,这道新的法律在中国国内并没有被一致接受,在多达800多万条网上评论中,反对的意见大有市场,一些批评指责公民的个人领域被进一步侵占践踏。在法律颁布之后,中国江苏无锡地方法庭第一例按此法的判决,将一名子女判罚必须每两个月探望一次她的77岁老母亲,而正是这位母亲将她的女儿告到法庭。

解放报说,中国历史上有向子女说教尽孝道的传统,中国传统家庭里子女应尽孝道至少有24条,这在图文并茂的24孝小册子里清楚罗列。一个好儿子夏日应当赤身卧睡于父母旁,以身吸引蚊虫叮咬而让父母安寝。一个好儿子应当自己吃野菜而让父母家人吃上米饭。一个好儿子即使是孤儿也不应当忘记祭祖供奉先人牌位。一个好儿子应当亲尝患病父亲的粪便以察知病因。悠长的中国历史中,孔子教诲尽孝的说教贯穿在不同的教育中,到15世纪时就有了24孝教科书。中国在近几年以保护老人权益的理由多次推出法令,要求尊重传统家庭子女尽孝的义务,最新颁布的法律,把子女对老人的义务从法律上作出硬性规定,不仅要求子女关心长辈精神健康,也要求经常关心起居生活,甚至对子女必须探望父母的最低频率也有所规定,该法以罚款等措施作为震慑。

中国其实在1996年就推出过类似的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的法令。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改变了中国社会家庭的结构。1975年中国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对家庭传统产生重要冲击与影响。今天至少有两亿5000万农村青壮劳力背井离乡,留下自己子女,到城市去打工。农村老人以及城镇老人的压力不可忽略,他们中间的自杀率是其他人口的4倍就是明证。但强迫子女一年中必须多次探望老人,对那些几亿打工人来说,是巨大的压力与经济负担,他们中很多人一年只能回去一次探家就不错了。中国传统家庭的分崩离析自然也引发了不少家庭悲剧。网上评论对这一法令的批评就指出,当初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就应当想到今天的结果。

解放报指出,中国经历家庭传统其他变迁。毛泽东憎恨孔孟之道,曾经下令完全打破家庭传统,他创立的人民公社模式就将男女老少分性别分别放置在集体大宿舍里。中国当局现在要鼓励恢复家庭尽孝传统,但同时也是对毛主义的大逆不道的棺木再钉上一根铁钉。

今天的世界报在议论版发表由经济学家沈联涛和肖耿联合撰写的文章,题目是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沈联涛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创始人,肖耿则是该研究院研究总监。经纶经济研究院主要聚焦中国经济,关注国际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中国已经到了必须改革重要关头,过去中国以出口与投资为动力的经济模式不再适应国际和中国现今的形势,因为中国的出口已经不再拥有市场实力,量化投资带来的副作用渐渐凸显出来,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对以经济增速作为执政成就的中国当局造成现实与客观压力。

文章认为,中国应当放弃将高增长看成是执政政绩的政策,将经济转型至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里。在未来的新型经济关系里,市场发挥重要的决定和调节作用,同时保证更为合理的财富分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