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反宪政风波为何一波又一波

人民日报海外版最近连续刊文批宪政,把五月份开始的针对宪政的围剿推向高潮。宪政的核心在于限制权力,制约公权,保障民权。批宪政者则认为宪政只属于资本主义,宪政主张会颠覆社会主义政权。您觉得宪政到底适合不适合中国? 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之后,先后两次提到宪法的意义在于实施,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但仅仅数周之后,就出现了一场对宪政的批判。五月份,『红旗文稿』文章称“宪政关键元素属于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党建』文章走得更远:“宪政主张就是要颠覆社会主义政权”。8月5日,望海楼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宪政”本质上是 一种舆论战武器』,文章称“宪政只属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无法兼容。”并指“在持续多年的宪政争论中,大体上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潮的对立”。该文把宪政分割为资本主义宪政与社会主义宪政,指社会主义宪政的提法是“陷阱”,并把苏联解体归咎于宪政主张。人民日报批宪政文章出台后,有学者针锋相对指出,现在的中国,公权犹如脱缰野马,任意驰骋,民权则节节败退。中国出现的腐败堕落、司法腐败、两极分化、裸官、人才流失、资金外逃、房哥、表叔等现象,本质上就是官员权力得不到控制、宪政没有很好落实造成的。还有的学者指出,执政党60多年无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去,这是因为“党领导一切”的制度设计,把监督关在门外。而宪政想要做的,主要是两件事:一件事情就是制约公权,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保障民权。公权得到了制约,民权才有保障;确保了民权,公权也就不敢胡作非为了。您如何评价这场有关宪政的争论,中国是否应该实施宪政,限制政府权力?欢迎您在法广“大家评说”发表感想。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