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台海两岸的舆论评论薄熙来的庭审

发表时间:

台海两岸的舆论纷纷评论薄熙来昨天的庭审。中国知名政治评论家李大同昨天就薄熙来受审时全盘翻供,导致庭审将进入第3天表示,薄熙来当初可能误判自己只会被「党内处理」,加上检方的证据力不足,才给他全盘翻供机会。

广告

中央社报道,李大同认为,薄案如今的演变,恐怕得惊动到中共政治局常委层级,才能有最后结果,因此不至於当庭宣判。

李大同表示,薄熙来原本应该是想「寄希望於党内」,盼望他涉及的案件能以「党纪解决」、「党内处理就好」,并非诉诸司法,才会愿意认罪,作為换取他获得某种优待的交易条件。

薄熙来事后发现,他的「寄希望於党内」根本不可能实现,当权派摆明了就是要向他问罪。以薄熙来的个性自然不愿意因此低头,於是选择全盘翻案,寻求日后「翻盘」的机会。李大同表示,他认為大陆当局应该也没想到薄熙来会全盘翻案,只以為他会顺理成章地认罪。

针对2天来的庭审过程,李大同说,法院对薄熙来的庭审目前还算公正,至少给予薄熙来充分的时间答辩,且安排证人徐明与薄熙来当庭对质,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但李大同批评,相形之下,检方指控薄熙来的证据力明显不足。就像庭审提到的商人唐肖林行贿人民币
111万元案,及指控薄妻谷开来的法国尼斯别墅,检方仅凭单一及有限证据就想让薄熙来定罪,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会认為不可能。

他强调,在大陆,庭审公正并不意味会出现「符合法治的判决」,「审理和判决是两回事」。况且,薄案如今的演变,恐怕得惊动到中共政治局常委才能有最后结果。

大陆知名媒体人「笑蜀」陈敏也认為,这次审判避重就轻,避开最重要、最敏感的主体部分即政治部分,只挑最轻微、也最低级的贪瀆部分来审。薄熙来知道当局的底牌,当然要借助所谓「公审」,成功树立所谓「纯洁无辜」的受害者形象,放大悲情。

前台湾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认為,薄熙来在庭审时翻案,可能影响大陆高层原本的规划,也使庭审从预定的两天延长到三天,虽然如此,薄熙来的判决结果应该不会有太大改变。

林中斌表示,审判薄熙来,中共高层顾虑薄派支持者的反应,包括庭审趋向公开、让薄熙来自我辩护等,都是希望平抚拥薄势力;同时,為避免牵涉太广,这次审判可能只著重在现有已知事件,不会再扩大。林中斌认為,薄熙来案一开始影响到中共下一代接班,因此很受重视,与中共路线之争基本关係不大。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也认為,审判薄熙来是习李体制确立改革路线的宣示,和左、右派之争没有太大关係。

张五岳说,中国大陆决定重大经济政策及顶层设计的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大陆此时正面临经济内外压力,薄熙来案是胡温时代的遗留问题,习近平与李克强自然希望尽快解决。他表示,过去与薄熙来同為政治局委员且落马的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与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都被判处10年以上徒刑,薄熙来以目前所公布的罪状,要轻判是不太可能。

张五岳指出,中国大陆这次愿意以比较公开的方式审理薄熙来案,代表案件结果已在大陆高层间获得共识,除了这届中共政治局常委外,也必然参考了上届政治局常委、特别是胡锦涛与温家宝的意见。

同时,对外适度公布庭讯内容、让薄熙来家属参与审判等做法,也是大陆政府意图彰示未来推动法治的立场,不过,张五岳说,薄熙来的命运早在开庭审理之前就已决定,庭审做法的改变或薄熙来的表现应不会改变既定的审判结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