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从联合国新一届气候大会看中国的减排政策

发表时间:

联合国即将召集举行第19届世界气候大会,讨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会议定于11月11日到22日在波兰华沙举行,至少有200个国家参加这一会议,旨在谈判减少排放废气的指标配额,并为两年后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制定限定减少排放量与时间表的最后文件奠定基础。由于地球温室效应现状令人担忧,而全球工业废气排放却与日剧增,华沙会议召开前夕,世界聚焦已经跃为世界第一废气排放大国的中国参加这一气候大会的立场。根据中国官方透露的信息,中国主张减少排放温室气体,但拒绝所有妨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限制措施。

广告

中国参加华沙会议的代表团规格,初步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带队。与2009年中国参加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规格相比,明显低调。一项分析认为,中国参加华沙会议地位尴尬,因为一方面中国强调任何减排措施都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而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对缓解世界经济危机带来负面影响;但同时另一方面,世界气候变暖带来的各种灾难性后果已经呈现加快出现的迹象,而中国本身正在遭受越来越糟糕的气候与环境污染的肆虐,由严重的废气污染引致的中国环保糟糕状态已经成为当局对社会稳定的忧虑,中国必须尽快解决污染问题,最主要的措施就包括减少工业废气污染的排放,而这一点却恰与联合国气候会议的宗旨相吻合。

至今为止,世界各国都在如何减排二氧化碳问题上采取互相抵触的立场。已经有的18个回合谈判始终没有能够在限量减少温室排气的定额以及时间表等主要方面达成协议。每一次会议都形成追究谁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的辩论之中,因为不同国家希望在寻找责任者的指控中减少对减排的责任与配额。由于世界温室效应问题从一百多年前的工业现代化出现,发展中国家指控发达国家长期巨额数量排放,对地球变暖负有历史责任,理所当然应当为减排埋单。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发展中国家成功地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每年拿出1000亿美元帮助减排二氧化碳废气,以减缓地球温室效应。但是,新近的世界气候会议,发达国家被指责的地位发生微妙变化,发展中国家却慢慢成为被指控对象,因为发展中国家已然悄悄取代了发达国家,成为全球温室废气排放的主要排放者。其中中国的二氧化碳废气排放近30年来同经济增长成正比同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排放温室废气国家,所占世界总排放量比份高达百分之29。中国一国的排放总量增加,就加快了发展中国家超过发达国家的速度,从目前的总量中占百分之48,达到2020年以前实现的百分之52。

从日本京都会议之后,欧美国家就显现了限制温室废气排放的趋势,并配以相关政策。目前,美国的温室废气排放虽然人均仍然是世界排放大国,但总量却在大量减少,从2010年占世界总排量百分之18.6,减少到目前的百分之16。欧洲联盟也从2010年的百分之17.1,减少到目前的百分之11。美国大量减少煤炭能源,开发使用油页岩,是减排见效的主要因素。相反仅中国,因为大量使用燃烧性能源,特别是煤炭,温室废气排放急剧增长,成为超过美国的最大温室废气排放国。以此特殊地位,中国参加世界气候会议越来越受到关注,要求中国拿出减排计划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国际层面看,减少排放温室废气拯救地球于温室效应灾难,已经形成共识。华沙会议前,联合国以及与环境保护,以及气候有关的各个组织,包括联合国属下的气候,气象等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纷纷发表各种调查研究数据,描绘了地球面临温室效应,带来一系列气候变化的灾难阴影,加强了必须认真减排迫切性的压力。世界各国要求联合国气候会议拿出负责态度,做出认真减排的承诺,制定严肃的文件,严格规定执行,也形成共识。分析肯定,无论是欧美历史排放责任大国,还是排放量直追欧美的发展中国家像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国家都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应当拿出实际和有效的减排措施,而作为排放大国的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压力更不容忽视。

按照评论,中国正在处于经济环保两难的选择尴尬境地。而造成选择困难的因素都与中国维持稳定紧密相连。中国为了稳定长期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没有经济增长,中国将面临社会动荡的危险局面。但经济高速增长持续30年后,生态破坏的恶性结果却反过来威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过去几十年,生态环境的危机一直被淡化掩盖,但是现在却无法回避,长达数十天的严重雾霾,不仅风卷半个中国,也将环境危机都推倒桌面,引发公众巨大的忧虑和不满。要求政府透明报告环保危机实情,拿出实际有效的整治污染措施,已经成为政府面对的社会实际压力。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模式相连,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包括煤炭,自然成为整肃污染源的首当其冲目标。中国政府许诺拿出高达千亿元人民币来整治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其中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恰恰又不期然与联合国气候会议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宗旨吻合。

尽管已经有分析警告,中国不会把国内环保污染危机同世界温室废气减排挂钩,中国将继续维护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的应对世界废弃减排政策,不排除继续在华沙会议上坚持与发达国家针锋相对的立场。但专家认为,无论中国采取何种立场,以大量排放污染废气为方式的发展经济模式,已经是害益相等的选择,而显而易见的是,益只是眼前短浅的,害则将长期遗留下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