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18届3中全会:工程巨大的改革

发表时间:

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也是法国纪念明年一战爆发一百周年系列活动的起点,一战回顾因此是周一出版的法国报纸的突出内容。此外,海燕强台风在菲律宾造成的严重灾害以及伊朗核问题第二次日内瓦谈判未能达成协议等则是各报国际版特别关注的话题。中共中央18届3中全会在北京闭门举行。鉴于各方预期此次会议将出台勾勒中国未来政治和经济方向的蓝图,《世界报》发表长篇报道,特别介绍中国土地改革的必要与难题。

广告

改革土地所有制,推进中国现代化

《世界报》特派记者以四川金陵的土地改革试点为例,介绍中国土地改革面对的问题。当地负责人向该报记者表示,金陵的实践可以缩小城乡差别,他相信这种模式将会推广到全国。文章写道,中国政府希望将农业生产合理化,将绑在收益低下的土地上的农民变成城市的新消费者,支持城市的发展,以此平衡国家的经济。文章引述财新传媒总编胡舒立指出,中国要现代化,就必须城镇化,而土地所有权改革是成功的关键。

文章介绍说,在中国,土地为国家所有,但自90年代初开始的历次改革后,城市人获得了类似所有权的70年使用权,但在农村,土地仍然为集体所有,由集体分配给个人使用。那些向往城市生活及就业机会的农民因此无法出让他们的土地财富。而当地政府为了获得资金,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低价剥夺农民的土地,然后高价卖给地产商,将这些土地改变成城区。所以,任何要求以更高价格向农民征用土地的改革都遭遇地方政府的反对。文章随后介绍了金陵方便农民落户城镇的试点改革以及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政策,引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力行指出,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划定,发放证明以及可以限定时间转让使用权等都是非常关键而又全新的步骤。从法律角度讲,他们无权出售土地,只可以较长时间租用。但他认为,关键是农民一旦有了选择,他们的生活就会好转。《世界报》文章就此指出,彻底出让土地使用权或者以土地抵押贷款的可能性肯定会加速农民走向城市的步伐,但目前,在金陵,这还是不可能的事。

工程巨大的改革

《世界报》驻京记者也发表文章,介绍18届3中全会召开前夕媒体上传出的“383”改革方案。这篇文章认为,这次闭门会议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这次会议将宣布指导未来5到10年的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文章对此指出,改革工程巨大,2012年11月上台的新领导层已经许诺向由政府部门以及国营企业组成的利益集团开战,许诺实现银行现代化,并开放银行业,并且改革税收政策。此外,还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的土地改革。这些改革的宏伟目标,是实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代化,并控制其增长放缓的趋势,而此时,中国正危机四伏:银行与企业隐性债务堆积,严重的环境危机使得大规模生产投资模式受到质疑,社会分化严重也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这篇文章针对李克强此前关于地方政府应当减少干预经济、停止直接投资行为的讲话指出,这将是一次小小的革命,因为地方政府与投资项目之间关系密切,不仅扰乱了竞争游戏,而且也助长了商界与政治官员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出了以市场、政府和企业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改革方案,也就是所谓的383改革方案。文章写道:要解决多年来遇到的问题,改革必须是多方位的。文章引述天则经济研究所负责人盛洪指出,共识之一是要改变诸如石油领域那样的国企垄断局面。《世界报》文章解释说,自2007年起,国营企业向主管部门上缴部分红利,但主管部门将这些红利重新投资给国企,而不是上缴给国家。因此,必须改善这些国营企业对社会机制的贡献。盛洪表示,总体而言,国企获得的盈利不仅没有转向给人民,而且,这些企业在工资及奖金问题上没有任何底线。在他看来,未来改革之战将会十分艰苦,因为国营企业的领导层官员已经造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而且,他们中有很多人也是制定改革方向的中央委员会的成员。

一战记忆:全国征集纪念品

今天法国各大报纸头版主题各有侧重,《费加罗报》和《今日法国》报都突出一战纪念活动。《解放报》和《今日法国》都特别报道了法国政府本周向全体国民征集一战回忆资料的活动,为的是让后人不要忘记这场导致900万人丧生,2100万人伤残的战争。这项活动号召所有法国人将他们手中的家书、应召令、配给卡、绘画草图、照片等一切与一战有关的物品,送交至全国73个特定收集处,有关部门会将这些民间征集的物品中的重要资料或物件数字化录存之后,输入网络,供民众分享,而相关物品的实物随后仍然退还个人保存。这项征集活动由国家档案馆、国家图书馆以及一战百年纪念办公室负责,于本周六截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