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法新社看中国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中国正式宣布停止使用劳教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15日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全文。《决定》中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法新社就此以问答的形式重温了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

广告

 

问:什么是“劳动教养”制度?

答:劳动教养制度是1957年文革时期设立的、中国独有的行政处罚制度。各地公安机关无须经法院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从字面上看,就是强迫疑犯接受劳动,接受思想教育。

劳教所中曾经关押了一些与毒品有关的犯人。但是,一些上访者、请愿者或对批评政府的异议人士,为了压制他们的言论,把他们武断地关押在劳教所。也有一些地方干部对上级所作所为不满,也被强行关进劳教所。

劳教所里的关押条件因地而异。但疑犯要么做工、要么长时间干农活,他们的劳动时间特别长。美国非政府组织“对话基金会”曾经多次批评被劳教者担任的繁重体力劳动。

根据联合国2009年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曾经有19万人被送入劳教所。

问:呼吁废止劳教制度人士的依据是什么?

答:劳教制度允许地方官员在不经法院审判即可长期关押疑犯,这让各地公安机关为主的治安管理机构在实施上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一些乱判、重判的案例引发众怒。
“唐慧案”即是一个实例。

2012年8月,中国湖南永州居民唐慧的女儿“乐乐(化名)”被强奸及强迫卖淫案、唐慧因上访而被劳动教养,后唐慧起诉永州劳教委。唐慧2013年7月15日,二审公开胜诉,获得侵犯人身自由赔偿金(国家赔偿)1941元人民币,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共计2941元(合483美金)。唐慧案案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引发对中国劳教制度的质疑。

问:废止劳教制度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中旬的时候给出了劳教制度改革的时间表。但外界对其细节并不了解。例如,废除劳教制度后,现金被关押在劳教所的犯人将会有何种命运?会不会有一种替代的行政处罚。

鼎力支持废除劳教制度的人曾经呼吁用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来取而代之。但问题是,对违法行为教育与劳教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香港人权观察高级研究员林伟(Nicholas Bequelin)在接受本台特派北京记者专访时表示:废止劳教制度并不意味着中国停止了任意关押人的做法。当局会想出别的形式仿制出另一种“劳教”的翻版。

林伟还表示:为了排挤前公安部部长周永康,习近平想出了这个法子,这是劳教被停止使用的最主要原因。

一些分析师也表示,地方政府对废止劳动教育制度会有抵触情绪。因为,一些人可以从“囚犯”制造的产品中获益。另一个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希望保留劳教所,继续作为维护地方治安的手段。

 
劳教制度简史

1955年

  “劳动教养”首次登上历史舞台。

1957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8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文革”期间劳教暂停。

1979年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明确教养期限为一年至三年。

1980年

  国务院发布通知,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需要进行强制劳动的人,一律送劳动教养。

1982年

  经国务院批准转发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确立了“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制度,延续至今。

1986年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增加三种可以适用劳动教养的情况。

199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

1991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规定,“因卖淫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又卖淫嫖娼的,实行劳动教养”。

2000年

  《立法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对劳教制度提请审查的呼声再次响起。

2005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审议违法行为矫治法草案,但草案未提交审议。

201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计划审议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草案。

2011年

  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委印发通知,在四个城市进行劳教改革试点,试点期限为一年。

2012年1月1日

  《行政强制法》正式生效。该法第十条规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设定”。

2013年1月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将推进劳教制度改革,今年停止使用劳教制度。

2013年11月12日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