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美国

拜登:美中关系应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之上

美国副总统拜登周三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时表示:美中关系应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之上,而习近平则是表达了北京对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立场。

美国驻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2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晤
美国驻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2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晤 REUTERS/Lintao Zhang/Pool
广告

拜登在北京进行两天的正式访问。他此行最受关注的是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相关议题。路透社的消息说,在拜登访华期间,美国方面重申,美国与日本签署的共同防务协定,白宫发言人还间接的要求北京取消有关“识别区”的举措,并认为,划设东海识别区打破了东海区域平衡。

而习近平在会见拜登时,则是重申了中国在台湾、西藏与东海防空识别区等方面的基本立场,但中国央视在报导中并未提及拜登是否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所表态。

中央社引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表示,中国绝对有权力划设防空识别区,中美两国在这个问题上,不可能达成一致,但仍有必要通过高层对话表达立场。

他指出,中美两国近期对伊朗核问题以及双方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共识颇有进展。但与此同时,因为东海防空识别区、美日同盟等情况,两国在西太洋战略领域的分歧又更加深刻。他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中美关系的基本形势很清楚,就是既有合作,也有分歧。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会如此。

中国是拜登本次东亚之行的第二站。他在访问日本时曾批评,中国设定东海防空识别区让地区局势更形紧张,也会增加误判的风险。不过,报导说,拜登周三会见习近平时,似乎改变了语气。他说,美中两国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21世纪的进程。

拜登表示,这种大国之间相互合作的新型模式需要建立在信任以及对于对方意图积极理解的基础上。

路透社引述中国官媒英文《中国日报》在拜登踏上中国国门之前,就在社论放话警告,拜登在访问中国期间如果还是重复“错误、偏坦”的言论,就别指望在平息东海紧张局势方面取得多大进展。

另外,拜登周三抵达中国访问。他在美国驻北京使馆会见申请赴美签证的中国公民时,鼓励他们“挑战”政府。

中央社报道,拜登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看望了正在签证大厅排队等候的数百名签证申请人,并发表了简短谈话。

他说,“只有在你能自由地呼吸,挑战政府,挑战老师,挑战宗教领袖的情况下,才会有发明创新。”他还表示,“如果你去华盛顿,告诉他们你曾在这里和我交谈,我保证你能见到我。”报导说,这番玩笑话引起一片笑声。

拜登今年5月曾发表针对中国的类似谈话,引起争议。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毕业典礼对学生说,“如果不能自由地呼吸,就不可能有不同的思想。”报导说,拜登的谈话引起许多中国学生的不满,要求他道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