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科技之窗

中国人去月球做什么?

发表时间:

人类对月亮的热情时冷时热,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进入登月高峰期。美国人上去了,苏联人没上去,但苏联的机器人后来也上去了。美苏引领风骚,主要动机是为了冷战。渐渐地,冷战的激情减弱了,开始重视实用价值。这时候传出的信息令人沮丧。都在说,月球上,除了一堆一堆的石头,科学价值有限。

广告

这样又过了37年,中国人也把嫦娥三号送上了月球,中国人去月球做什么,探索月球到底有多大实用价值?再次成为新的话题。中国人探索月球被视为是实现中国梦,展示中国的软实力,成为继美苏之后有能力这样做的第三国等等。

这些看法可能都不错,但也有些专家认为,别以为月球上一无所有。法国宇航员Patrick Baudry对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月亮兴趣大减感到遗憾,他说,“最近几年,你到处都会听到一种论调:到月亮去探索,没有多大益处。不要再谈了。另一方面,又在积极地向火星上放射探索器,上去后一个月挪动一米,然后发送回来一些美丽的照片,具有很大的广告效益。当然这些也都不错。但是,月球就在我们旁边,月球上有很多非常具体有用的很实在的东西。而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仅仅38万公里,为什么不先开发月球呢?”对这位宇宙探险家来说,中国人早就注意到,月球上具有大量的潜在的能源。覆盖月球表面数十米厚的风化层,含有大量的氦三。这种元素地球上几乎不存在,通过核聚变,氦三会变成取之不尽的能源。这种能源最大的特点就是洁净,它产生的垃圾没有核辐射。而且,一吨氦三产生的能量,可供地球上使用整整一年。在月球上有成千万吨甚至上亿吨氦三。试想一下,上到月球上,安营扎寨,提炼氦三,然后把它们送回地球,这里涉及的是多么重大的工业利益和经济战略。不过,通过核聚变来产生能源的热核聚变反应堆还没有问世,目前才在法国进行基础建设。

Patrick Baudry表示,中国月球探索之父欧阳自远2008年时就表示,中国未来的能源可以由月球上提炼的氦三补足或者由从月球上吸取的太阳能来补足。因此中国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月球上长期住下来。中国人现在一步一步稳步前进。他相信,当中国人已做好登月的充分准备,美国人到时也会推出他们的登月计划,那时候,就会看到月亮的大开发真正开始了。其实,这一开发早就应该开始了。在等待着这个时刻来临的时候,一些国家推出了一个个迷人的航天计划,很棒,很有意思,但没有多大的实际利益。

还有的专家认为,嫦娥三号登月成功,玉兔探索器开始在月球背面行走。如果中国人在这里安置一个紫外线天文望远镜,有两个好处,一,地球大气层很浓密,而且云层很厚,比起来,外气层非常有利于天文观察;二,可以免受寄生于地球的核辐射或者来自太阳的核辐射的干扰。在月球背面安置下来观测天文,观察宇宙的环境比起哈勃望远镜要有效得多。这对于人类理解宇宙至关重要。

对中国人航天探索颇有研究的法国人菲利普∙古埃也认为,如果说其他人都是月球的过客,中国人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月球上驻扎下来。中国人准备在月球上建设一个基地,然后开始针对天体的特殊实验。他认为,同建立一个空间站相比,在月球上建设基地要快得多。为了这一目的,北京在几年前就建造了一个模拟月球生存的基地。可供四个宇航员在月球上长久生活。而且,中国人目前正在开发更大能量的发射火箭,以便有一天向月球发射载人火箭。

中国人为什么既要建设一个空间站,又要准备在未来去建设一个月球基地呢?这位专家认为,建立空间站,中国人将学会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适应在空间长久生活;在月球上,则要把运输货物限制到最小程度。但是,中国人建立空间站,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在2020年取代国际空间站。中国人一再说,一旦他们的空间站投入使用,会开放国际合作。可以想象,他们一旦在月球上建立了基地,也会这样做,这样中国就会在开发新的重大空间项目上占有主动和优势。中国人还有一个想法,21世纪的强权应该是一个能够把星球开发有效纳入其经济体制的国家。

中国人会从其雄心勃勃的空间计划中得到什么?古埃认为,发射载人飞船,发射登月火箭,这都是非常复杂的科学任务,需要高度的组织能力。借此能够证明这个国家对相关的尖端技术的控制能力,同时向外界显示了一种现代的国家形象。当然,这位专家也同意,这样做当局希望起到一种民族凝聚的作用,当局可借此向本国人民显示,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中共兑现了他的承诺等等。

不过,什么时候人类才会在月球上生活?对此,欧洲宇航局专家罗卡尔认为不会很快。这位专家提醒说,即使人类学会了在月亮上生活,但要从月球上发射飞向火星的火箭只是一个空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