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媒体

台湾媒体评论李克强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有改革新意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今天继续会议日程,主要消化昨天开幕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据联合报指出,李克强虽然已上任一年,昨天才端出他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有诸多出人意料之处,最特别的有三处。

广告

第一是在破唯国民经济增长论之后,大家都相信李克强不会再提经济增长指标,但李克强出人意料地公布今年经济成长预期指标为百分之七点五,还专门提出解释。

李克强的解释是,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以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经济增长目标已兼顾需要和可能。

与经济增长指标相关的,还有另两个指标,即通货膨胀控制在百分之三点五左右,城镇新增就业要在一千万人以上及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百分之三点五以内。

由此可以看出,今年中国经济和发展,增长、就业、物价是三大难题,公布指标,不仅为其调控上统筹平衡,也为增强信心。

第二个出人意料,是脱稿谴责施暴。在报告时,他罕见地脱稿谴责昆明事件的暴行,对不幸遇难群众表示了沉痛哀悼,对遇难家属和受伤群众表示深切慰问,并说要坚决打击一切亵渎国家法律尊严,挑战人类文明底线的暴恐犯罪,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建设平安中国。

人大代表拿到的报告稿中,没有这一段。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通常是一种政治仪式,这种脱稿加内容的情况,极为罕见。

第三是报告稿的形式和文风,也有出人意料之处。很多人都认为,朱鎔基当年的政府报告都创而不新,李克强平日不苟言笑,他的首分报告更可能只是谨守分际。但有人大代表听完报告出来,说清风扑面。

李克强一万多字的报告,看似大架构不变,仍有历来的八股面貌,但变局藏在架构内。他的大部分内容都以短句开始,似论文多过像报告,应是他想收简洁及强化听者印象的目的。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段落开头的短句,不少是警语。如谈安全生产,以人命关天起首;谈民生,三大内容都以警语起头且有排比: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基。如此行文,当不只是一种风格,可能还潜藏了促变之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