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日关系

北京法院受理强掳劳工案东京担心或致日中关系恶性循环

二战时期被强掳至日本的中国劳工及遗属40人在中国起诉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和日本焦炭工业两家公司并索赔。据原告律师康健表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8日已受理了此案。这是中国法院首次受理此类案件。此前,所有有关针对日本强征中国劳工的诉讼都没有得到中国法院受理。

沈阳九一八事件(1931年)纪念碑。图片摄于2010年9月17日
沈阳九一八事件(1931年)纪念碑。图片摄于2010年9月17日 REUTERS/Sheng Li
广告

此次诉讼由中国“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律师们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学者们也参与其中。

在今年2月提起诉讼时原告方为37人,之后增加3名遗属至40人。原告方要求给每位受害劳工赔偿100万元人民币并进行道歉。

共同社报道说,1972年9月,日中两国政府签署了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其中写道“中国政府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在二战劳工的相关诉讼中,受害者在日本提起的几次诉讼都以败诉收场。

另外,针对二战被强掳的中国劳工向日本企业提起索赔诉讼被北京法院受理一事,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19日的记者会上指出“可能会引发中国国内出现其他类似诉讼”,担忧日中关系将受到影响。

菅义伟表示,日本政府不能否认,强掳中国人并强迫他们劳动使他们陷于不幸这一事实。但他提到中国政府在1972年的日中联合声明中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一事,强调“日中之间不存在索赔权问题。将在各种层面对中国开展工作”。

日本共同社19日还发表分析说:中国法院受理强掳劳工案或致日中关系恶性循环。分析说,据日本外务省报告和原告方资料显示,参与强掳的日本企业共有35家。包括此次诉讼的2家日企在内,受害者总计约达3.9万人。每次提起类似诉讼并作出判决,中国国内都可能会掀起追究日本责任的呼声,日中关系可谓是面临新的隐患。

分析预计因索赔诉讼而担忧中国风险因素的日企将进一步减少对华投资,甚至可能加速撤离中国市场。

分析指出,习近平领导集体此前一直采取一定程度上把政治和经济分离的战略。如果在政治关系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双方的经济也受到冲击,支撑日中关系的基础将受到重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