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朝鲜战争

多名志愿军烈士后代赶赴沈阳 迎接亲人遗骸回家

在异国他乡长眠了60多年的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28日由专机从韩国仁川运抵沈阳桃仙机场。与此同时,从全国各地闻讯赶来的志愿军老兵和烈士后代,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外早早守候,准备迎接亲人回家。当天凌晨3点,从各地风尘仆仆抵达沈阳的13位志愿军烈士遗属,在距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约1公里远的一家酒店会合 。

广告

据《京华时报》2 9日的报道,尽管这些志愿军烈士后代,谁也不知道从韩国归来的437具遗骸中,是否有自己的父亲,但他们还是来了。当天上午,有4名志愿军老兵代表,被安排在机场迎接战友回家。但自发前来的烈士后代们,却并未获准进入机场和陵园,他们只好在陵园大门外等待。多位后人带来了父亲的遗像。康明将父亲的遗像挂在胸前,

当被问到父亲参加了什么战役时,他从包中取出一本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写的书《团以上干部烈士英名录》,翻到写其父亲的那一页。邓其平、邓菊平兄妹和爱人一家四口人都来到陵园大门外,他们捧着父亲 63军187师559团团长邓仕均的遗像。邓其平未满3岁,邓菊平出生后不到5个月,他们的父亲就战死沙场。“你和你父亲长得真像”,一旁的人们都如此向邓菊平感叹。

正在翘首以盼中,现场开始清场,要求陵园大门外约30多位烈士后人和记者, 退至100米外的马路上。在“求情”未果之下,几位烈士后人急了。“不让去机场,我们没有去,不让进陵园,我们也接受了”,烈士后代邓菊平哭着说“我们都60多岁了,天天盼,夜夜盼,我们不来,谁来迎接我们的父亲”?

现场僵持了片刻,随后才让家属后人登记身份,并在距离大门30米开外的路侧拉起警戒线,,划定了一块区域。家属们举着遗像、菊花,拉起迎接横幅,继续等待。当被问及如果437具遗骸中没有自己的父亲怎么办时,邓其平表示其中有6具遗骸来自父亲牺牲的大致地方,希望能进行DNA比对确定,如果没有也有心理准备,毕竟几率很小。“有点希望,万一有我的父亲呢?

我今年66岁了,第一次为生我的父亲戴黑纱、白花,心里流着血,父亲虽然是特级战斗英雄,却连一个墓碑、一个烧香磕头的地方都没有”,邓其平说,“这些人都和我父亲一样,还有一些上战场时甚至还没结婚,连儿女都没有”。”《京华时报》记者试图采访当时也在现场等待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书记刘忠义,但刘书记却表示,要等接到省委宣传部通知后,方能接受采访。

当天下午1时许,在等待整整4个多小时后,437具遗骸在礼兵护送下,分装在20多辆军用卡车上,运抵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当第一辆车驶来时,现场的老兵立刻脱帽肃立,家属后代眼圈瞬间红了。刚开始现场安静极了,只有军车一辆一辆驶入陵园的声音。当看到有的军车挂着“迎接英雄回家”“烈士永垂不朽”的红色横幅时,家属们终于悲痛难抑,开始号啕大哭。

“爸爸,爸爸,你们回来了!”“60多年了,好想你们!”烈士的儿女们哭成一片,一遍一遍大声呼喊着“爸爸”。他们大部分此生未见过亲生父亲,甚至从来没有开口喊过“爸爸”。“你走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我一辈子都没见到爸爸,我没得到一点父爱”,邓菊平似乎说出了50年来压抑在心里的话。而在外围警戒线一侧,老兵曹秀湖脱下帽子,笔直地站着,眼角默默淌下一滴泪水。目送最后一辆车驶入陵园后,他在原地站立许久,穿过马路,独自离开。

“父亲安息吧,我们终于等您回来了”,邓菊平一边轻轻说着,一边把手中的白菊花插在路边泥土中。但她随后告诉记者,还要到韩国去,寻找父亲牺牲的地方,捧一把土回来。从上海赶来的李海放讲起去年赴韩国凭吊时的情形:“我也不知道哪一个是我的父亲,所以把墓碑周围所有的草都拔了,一边拔一边问,爸爸你在哪儿”,李海放说“这次回来有437具遗骸,我希望里边有他,这是唯一的迫切希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