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的凯旋与俄罗斯的执迷不悟

发表时间:

法国市镇选举周日落下帷幕,周一出版的法国各全国性大报均聚焦这次左翼政党重新执政后的首次选举活动,各自侧重右翼的胜利,或者左翼的失败,以及极右翼政党的突破。与此同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在欧洲的访问,财经报刊《回声报》发表两篇观点文章,评论欧洲面对中国的态度。

广告

法国市镇选举:蓝色呼啸的冲击

关于法国市镇选举,右翼倾向的《费加罗报》头版半页篇幅都以象征右翼政党的蓝色衬底,醒目的标题写道:蓝色海啸席卷奥朗德。该报社论文章开门见山指出,这不是一波浪潮,而是一次海啸。市镇选举虽是地方选举,但是,《费加罗报》文章认为,选举结果不仅是对奥朗德总统任期的声讨,也是对其经济政策彻底失败的惩罚,同时也是对从未能担当起责任的奥朗德个人的惩罚。该报认为,如今奥朗德已经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不仅是要重组政府,更要调整政策,不是转向社会民主路线,而是要明确转向社会自由主义。

左翼倾向的《解放报》的头版是表情严肃的奥朗德,醒目的标题简单但明确地写着:惩罚。该报社论的标题也同样简洁:紧迫。文章写道:连日来,奥朗德曾多次透露要根据失败的规模来做出决定,如今他需要紧急向国民发出强有力的信号。文章指出,政府改组已经是无可避免,而奥朗德除了继续社会民主倾向的政策也别无选择,围绕企业责任公约的谈判必须重新开始,节省开支以缩减赤字也是必然,但必须向民众解释其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方法,要减轻法国家庭税务负担,税收政策改革是势所必然。文章认为,只有这样,奥朗德才有可能避免在未来的其他选举中再次失败。

法共《人道报》头版版面上的奥朗德画像已经被撕扯得面目全非。该报认为奥朗德和他的政府的政策受到严厉的制裁,左翼选民没有行动起来,去阻挡右翼的蓝色浪潮。不过,尽管共产党失去了多个常年把持的选区,但《人道报》仍然肯定地表示:以法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左翼阵线守住了重要的选区。

《今日法国报》也就是以前的《巴黎人报》头版标题写着:不得不改变。画面上的奥朗德正神情严肃的低头沉思。不过,该报重点报道了社会党人在巴黎选举中的胜利,在右翼政党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势压力下,社会党候选人在巴黎的胜利就更显得不同寻常。《今日法国报》从这项胜利中,看到了卸任市长德拉诺艾借由此获得的政治资本而加入政府的可能。

中国的凯旋更凸现出俄罗斯的执迷不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在欧洲的访问之际,财经报刊《回声报》在观点栏目发表两篇文章,分析欧洲面对中国的态度。伦敦国王学院教授、法国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特别顾问多米尼克•默伊奇对比中国与俄罗斯所面对的形势写道:中国的凯旋更凸现出俄罗斯的执迷不悟。文章指出,这两个国家各自的发展道路从未像今天这样差别明显。在80年代,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北京优先经济改革,莫斯科则是政治改革先行。30年之后,结果毋庸置疑。中国变成了一个世界强国,自信地走向21世纪,而俄罗斯则像一个处于守势的19世纪大国,念念不忘帝国时代的辉煌。中国创造财富,吸引着全世界的投资,然后腰缠万贯地来欧洲购物;俄罗斯却只知道利用它的能源财富,而随着它自己引发的一场危机,他正眼看着资本大批撤离。中国国家主席在法国、也在欧洲其他国家受到隆重接待,而普京则被排斥在八强集团之外。仅从经济层面看,重回旧貌的七大工业国集团,完全可以让中国来取代俄罗斯。

但是,作者认为,克里米亚危机使得欧洲重新成为美国战略考量的中心,而这对北京来说未必不是好事。文章写道:华盛顿此前几乎将注意力完全转向亚洲,北京对此并不感到荣幸,如今美国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重新变成一个重心在欧洲的大国,中国可以因此而更加确信,历史对他有利,21世纪确实将是亚洲的世纪。

不过,文章也指出,北京领导人暗暗为面对美国“俄罗斯大树”遮挡住“中国森林,”的时候,中国实力的崛起也使得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战略多了一层考量。奥巴马必须既向俄罗斯显示其决心,又同时向中国传达一个强硬信息:不要在亚洲效仿俄罗斯在欧洲的作为。

中国的胜利与欧洲的天真

《回声报》的另一篇观点文章出自一家欧洲管理公司负责人亨利•得波蒂纳之笔。文章以“中国的胜利,欧洲的天真”为题,认为没有人可以指责中国在世界工业之战中取胜,但人们可以指责欧洲精英在面对这样可怕的一个竞争对手时的盲目与无所作为。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成功既非偶然,也非奇迹。中国按照自己的利益,重新塑造了资本主义,将市场经济与智慧的寡头政治相结合,让工业战略与政治稳定为创业自由提供了条件。在文章作者看来,中国的战略有3个基础,一是系统地低估人民币,这样做不是为了平衡对外贸易,而是增强中国的竞争力;二是有选择地大笔补助一些行业,让他们强势在国际上立足,比如太阳能电池板;三是将技术转让作为购买产品的条件,以此获得西方的技术。这种战略使得中国工业闯入了多项领域。

文章指出,中国的外贸盈余在中国创造经济增长,在欧洲引发经济衰退,中国出口了停滞,引进了活力,中国每年的贸易顺差在欧洲摧毁数百万就业岗位,中国出口了失业,引进了就业。在文章作者看来,中国这项战略有两类同谋,一类是那些像苹果或诺基亚将生产承包到中国、谋取差额利润的企业,另一类则是像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那样对中国限制进口、补助出口、操纵汇率的作为视而不见的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