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台北一周

在野党结合学生正为马英九的两岸政策重重上铐

发表时间: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广告

上周,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议场的行动,引发部分团体上街对峙,冲撞的场面令人震惊,民进党则批评前来示威的人是「黑道」。这些对峙,对于学运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前后有三、四个团体上街表达支持服贸协议,冲撞得最厉害的是「台湾劳工福利联盟」发起的示威,集结约两千人,想要冲进立法院,把学生赶出来。他们认为,学生是非法霸占立法院,警察应该依法逮捕现行犯,他们还警告,警察如果不能「依法制暴」,他们就要「以暴制暴」。这让台湾的警政署非常紧张,部署大批警察阻挡,过程中示威队伍冲撞警察人墙,不同阵营透过扩音喇叭互相指责,气氛十分火爆,所幸最后为了不影响交通,示威团体主动撤离。但他们宣称,只要学生继续霸占议场,他们还会再来。

至于「黑道」的指控,是针对和「台湾劳工福利联盟」一起出面的「统一促进党」总裁张安乐,早年他是竹联帮的老大,绰号「白狼」,后来改做生意,也出入大陆,现在是统一促进党总裁,政治立场和新党比较接近,属于蓝营里面较激进的一群。民进党立委指控他是黑道,他则反唇相稽,批评民进党都是「贪污道」,这些支持服贸的声音在台湾也有很大市场,但支持政府的通常不太会站出来,估计在这场对抗中,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星期三,国民党再度排案审查服贸协议,遭到民进党强力推挤阻挠,最后会议仍然开不成,双方争议焦点在哪里?

本来依民主机制,只要大家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审查法案时谁当主席都一样,但我们在节目中早已点出,台湾蓝绿阵营因为毫无互信基础,加上台独意识在在野党中潜伏,双方观念差距太大,民主的游戏规则早就被破坏殆尽。

这次,学生指责国民党三十秒通过服贸协议,但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这两天回应,这其实是「九个月加三十秒」,一语道尽民进党为了对抗服贸协议,长期杯葛阻挠议事的真相。就以这次学运的风波来说,现在已经完全可以看出,民进党其实并不想审查服贸协议,所以用各种借口杯葛阻挠,扯住马英九的后腿,意图阻止两岸关系的发展。

至于星期三的冲撞。起源于国民党愿意让步,回到委员会逐条审议服贸协议,但民进党不让开会,前一天晚上就先占据主席台,第二天开会日一早,二十几位民进党立委挡在九楼会场电梯口,阻挡国民党立委和官员,双方发生激烈推挤,最后会议还是被迫取消。民进党的理由是,上周委员会已经通过「先立法再审查」,因此不应该再审查服贸协议。

但众所周知,上周会议是民进党自己召开的,国民党并不赞成,且全体缺席。换句话说,现在台湾立法院是,针对同一法案,两党各开各的会,而且彼此不承认会议效力,必要时再打成一团。总的来说,民进党因为有学生撑腰,目前占上风,国民党虽然是多数党,但受制于强占议场的学生,节节败退。

两个礼拜以来,我们看到国民党不断对学生让步,为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仍然不肯撤出议场呢?暂个风波短期内有达成谅解、和平解决的可能吗?

目前看起来,达成谅解,和平收场的机会不大。因为学生不断加码,提出国民党不可能同意的条件。比如马英九政府已经让步,同意退回委员会逐条审查,并且同意制订「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可是学生要求召开的「公民宪政会议」,令人匪夷所思,先向政府提出「公民宪政会议」诉求,行政院认为服贸协议的争议,应该召开「两岸经贸国是会议」比较切题;但学生接着又提出说,马英九总统和行政院长江宜桦都没有资格主持任何改革会议,必须由公民团体和学生为主体,来筹备与召开「公民宪政会议」,再把结论交由体制机关来执行。

这样的步步进逼,导致这两天台湾媒体社论批评学生是得寸进尺,几名学生领袖俨然以「超政府」的姿态在那里喝令指挥,媒体分析认为,马总统可以不在乎自己尊严受损,但政府的颜面不可被如此践踏,政府体制不可如此伸缩自如到随便由谁来指挥。

现在,马英九政府已经答应学生要求,同意制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并在星期四由行政院院会通过,也对外公布了草案条文。但事件最新的发展却显示,似乎这个监督条例发展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大,难以收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服贸协议在签约前,台湾政府已经就46种服务业,邀请其协会或公会代表264人,进行111场的沟通,并在立院召开过20次公听会。签署之后,也召开144次的说明会,合计有7900多人参加,实在不能说是「黑箱作业」。而这次马政府同意制订监督条例,就是要把和立法院,以及和民间协会、公会等团体的沟通条文化而已。

现在,占领议场的学生底牌已经慢慢露出。本来他们要求制订「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由立法院监督台湾和大陆签订的协议,理论上合理。可是现在学生进一步提出,要求马政府应该通过所谓「民间版」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这代表什么意思呢?目前,包括行政院版在内,台湾社会已经有九个监督条例的版本,而学生所属意的这个民间版草案的条文规定,「先前未经立法院议决的两岸协议自始不生国内法效力」,可是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从2008年至今,马政府已经和大陆签定了二十一项协议,如果照这个条文,这些协议全部都没有国内法的效力,那会发生什么问题呢?例如,依两岸协议遣返的通缉犯要不要先送回大陆?两岸直航也无效,是否要先绕到香港中转再说?还有,目前已有的优惠关税,是否就不见了?依协议被拦下来的不合法中药,是否就可以马上进口?其他还包括,传染病防制、盗版品查缉等是不是都要停摆?是不是必须要等这些条例全部重新由立法院逐一审议通过,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一旦依这个所谓民间版,问题之大,可以说是治丝益棼,说难听一点,根本是在捣乱。

上星期三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外面示威的学生代表也明白要求台湾政府支持民间版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因为他们认为,将来两岸如果签署政治协议,才能受到规范。换句话说,这是台湾内部在野势力和独派,对马英九政府两岸交流开放政策一次的集体反扑,藉这次服贸引发的学生运动,用法律来绑住马英九和国民党的双手,延缓两岸关系的进展,甚至是打算开两岸交流的倒车。当学生坚持不退出议场,民进党全力支持,为马政府的两岸政策重重上铐的此刻,占领议场行动的最新发展尤其令全球华人高度瞩目。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