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日韩紧张增加奥巴马亚洲行难度

发表时间:

美国总统奥巴马到访亚洲第一站日本。然而,正是奥巴马亚洲之行重要的国家日本却最为客观反映出奥巴马重返亚洲、平衡美国全球战略遭遇不可忽略的困难。这里不仅有美国与全球力量的对比变化,也有亚洲国家新一代领导人显现出不同的新的执政因素。就此,今天世界报文章指出,奥巴马亚洲之行首先面临调解美国在亚洲两个盟国日本与韩国之间的分歧,而这个调解任务并非轻而易举。

广告

世界报常驻首尔记者彭斯分析了亚洲发展变化和日韩两国愈加积累的分歧与矛盾,根源则是历史原因造成。各国不同国情与政治环境又促使日本与韩国各自坚持强硬立场。在这中间,美国的影响作用勉为其难。

2009年奥巴马曾经访问东京,那时奥巴马雄心勃勃重新规划美国返回亚太的战略构想。然而此次奥巴马再次前往亚洲,尽管重提重视亚洲,平衡美国全球战略,却要首先巩固美国在亚洲赖以施发影响的重要盟国日本与韩国之间的三国同盟关系。

尽管美、日、韩三国还是同盟,但日、韩之间已经有了间隙,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力正在减退。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的亚洲,有了新一代领导人像中国的习近平、韩国的朴槿惠、
朝鲜的金正恩、日本的安倍晋三。各国力量对比,日渐增长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为发达的亚洲在成为美国必须重视的战略地区的同时,也使美国的亚洲外交变得更加复杂。

世界报指出,美国长期重视在亚洲的影响,并在亚洲主要是在日本与韩国派驻有人数最多的美国军队。但因为自身实力下降,美国希望亚洲的盟国能够自立强大,能够帮助美国分担地区安全与防卫的责任。当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要求美国给予日本更多自主权时,美国曾经感到宽慰。但是,美国赞赏的安倍晋三上台,给予美国加强盟友关系的许诺的同时,这位并不是民主党色彩,更像是共和党立场的日本首相,却在一系列问题上给奥巴马政府带来麻烦,其中就有对历史问题的处置。

安倍晋三对引发同中国和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分歧对立的二战历史问题采取否认立场。在2013年12月,安倍晋三参拜供奉有为日本战亡的军人,但也包括被盟军在东京设立的特别军事法庭审判的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激怒中国以及韩国。安倍晋三是在美国副总统拜登劝说日本首相不要前往参拜的对日本访问之后,坚持前往参拜,这也让美国用微妙的外交语言表达失望。而此次奥巴马访问日本前,近150名日本议员前往靖国神社集体参拜,对奥巴马缓解局势的愿望没有任何帮助。

奥巴马访问的亚洲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均同中国存在领土纠纷,奥巴马试图给这些国家以安全保证。日本对奥巴马的访问有期待,希望奥巴马在尖阁诸岛即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有明确表态,用美日安保条约保卫尖阁诸岛(钓鱼岛)的安全。华盛顿一直避免在中国与日本的领土纠纷中采取立场,但认为尖阁诸岛(钓鱼岛)受日本管辖,应当在美日安保条约协防之下。

日本尽管不可能在没有美国许可和支持的情况下发动军事进攻,而且任何军事行动只有在美国的决定下才能形成,但是日本与中国却有可能擦枪走火。因此,日本对美国寻求同中国发展大国建设性合作关系多少有些不放心。

世界报说,尽管韩国与美国以及日本是盟国关系,而且韩国对中国崛起也并不是不抱警惕,但韩国也没有疏远中国,朴槿惠仅在今年就已经与习近平会见了四次。朴槿惠希望奥巴马能够说服安倍晋三改变否认历史否认日本侵略责任的立场。

安倍晋三否认历史的立场受到日本右翼民族主义势力的支持。但韩国总统朴槿惠不能在安倍晋三的历史修正主义与否定历史的立场前退让,因为朴槿惠也面临国内舆论的压力。除了与日本有领土纠纷,韩国还与日本有二战期间慰安妇问题纠纷,韩国为了盟国关系,同意将领土问题搁置,但坚持在慰安妇问题上决不退让。

费加罗报辩论栏也就奥巴马访问亚洲发表国际关系战略研究所所长布里塞的文章, 文章深入地分析了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这两个邻国可能起冲突的理由。国际关系战略专家以“在中日问题上,当心千万别打开潘多拉魔盒”为题的文章中写道,中国海军在索马里外海参加打击海盗行动,从利比亚撤离当地的华人,等等,但中国海军实战能力从整体上讲有其局限性。尽管从海军数量来说,日本低于中国,而且70年来也没有实战经验,但日本有其海上的传统文化,而且一直同美国海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此外,考古学家在新疆地区出土的维吾尔木乃伊仿佛更像欧洲人,而不像亚洲人,这也正是主张独立的新疆人的论据。解放报常驻北京记者格兰日罗发自新疆的文章和三个木乃伊图片占据两整版篇幅。解放报文章写道,这一问题的政治化影响到了有关考古工作的进展。

今天法国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仍然主要聚焦法国经济紧缩方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