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的强大使人害怕

发表时间:

周四面市的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头版主题各有侧重,刚刚开幕的第67戛纳电影节、美国通用收购法国企业阿尔斯通引发的国家战略企业并购议题、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UMP被指滥用选举经费丑闻及缩减地方财政等占据各报头版醒目位置。

广告

中国面对经济持续放缓的难题

有关中国的报道,经济性报纸《回声报》国际版刊载一篇有关中国经济形势的文章,题目是“中国面对经济持续放缓的难题”。该报驻北京特约记者格里斯永的报道说,人们可能很快就会确认中国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最近官方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字,低于此前预期,显示中国经济没有走出持续放缓态势。报道称,此前连续三年、当中国经济数值在春季出现滞缓后,官方就会立即出台刺激措施,以确保实现GDP目标,但该情况在今年可能会有所不同,原因是基于最近出现的两个新的因素,首先是官方的态度,可能会控制出台刺激经济政策,作者道指正是历年出台的这些政策累计下来损害了中国的经济。 据标准普尔公布的数据,中国因私债务目前已经达到12万亿美元, 占到GDP的120%。而另一涵盖因私及公共债务的数据指,两项负债已达到GDP的234%。 分析指,政府防止债务膨胀的措施只有限制出台刺激经济政策。因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就提出,中国经济必须适应增长速度的“新常态”,显示出官方容忍和接受经济放缓现象。另一方面,是北京突然宣布放宽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报道指,中国房地产业在经过持续数年的热度后,今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数据指在今年头四个月,房地产开工率下降了22%,房屋价值同期下滑9.9%,这种情况在中小型城市尤其突出,中小型城市的空房率也往往更高。报道指,这种态势可能对地方财政产生冲击,因为中国地方财政中,房地产业和销售土地占到了总收入的30-60%。

中国的强大使人害怕

有关越南爆发的暴力反华活动,《回声报》刊载两篇文章,署名德格朗迪的报道说,周三在越南南部平阳省周边爆发的严重反华骚乱,是近几十年来首次发生的暴力反华事件。十几家涉及华资的工厂被烧,受到殃及的还包括台湾和韩国企业。北京立即对这些破坏行为表示抗议并采取了保护侨民的措施。报道称,此次越南普通民众民族情绪的爆发反应了对中国在有争议海域建钻井平台的不满。但报道同时也指,在没有一家独立媒体、游行示威被严格控制的越南,发生此类事件不同寻常。越南官方自昨天开始已经着手平息事件,有大约5百名抗议者被逮捕,但事件应另有深意。

报道援引一名专家评论说,抛却纯粹的民族主义,越南人现在不希望引进太多的中国投资,而是欢迎台湾、新加坡投资亦或越中合资。最近越南收紧了对就业市场的管理,造成一些中国建筑企业在当地寻找分包商增加难度,使这些企业转而从中国移民劳工,由此对越南就业市场带来问题。而目前的问题集中在事件发展的方向,文章预计中国不会对河内采取强硬措施。对此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高敬文说, 中国表示希望在领海争端问题上与越南谈判,但基于什么基础谈?他认为一个可能是中国提出在有争议海域共同开发,另一种可能是基于2011年签署的双方谅解,但目前落实谅解的条件显然还不满足。

《回声报》同时刊发了德格朗迪对此事件的评析文章,题目是“中国的强大让人害怕”,文章提出,越南反华的紧张态势不是偶发,相反,它反应出世界在面对中国国力强大以及不再掩饰其雄心的担忧。首先在经济层面,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呈现增长趋缓,但自2008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国已经和若干经济体拉开了差距,国民生产总值在5年内几乎翻了一番,并在诸多领域确立了主控地位。如在国际稀土市场及其他原材料市场,中国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中国也从过去“世界工厂 ”实现了成为国际研发投资者的转变。从最早2005年中国联想收购美国计算机制造巨头IBM,到现在中国企业在全球五大洲的大举收购行动。包括此间,大批中国企业将加工转移到了人工更为低廉的地区,如柬埔寨、孟加拉、老挝等,这些国家几乎成了中国的新的省区。而若干中国加工厂甚至被迁往了美国南部地区。

此外,对中国领导人来说,当前正是一个深层面现代化国家的时机。中国在军队、国防、外交等全方位扩展实力。最凸显的就是在海上的扩张,中国与包括越南在内的邻国都有领土纠纷,而每每中国领导人都会高调而严正宣示对这些领土的历史拥有和神圣不可侵犯。作者在最后说,或许正是中国在诸多领域的傲慢、中国领导人对外体现出的坚定不移,是造成世界其他地区发生“China Brashing”严打中国的原因。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