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泰国全面解除宵禁 临时政府拟8-9月成立

发表时间:

5月22号发动军事政变的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上将,6月13号宣布解除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宵禁令。这一举措说明军事政变后的泰国在因思想分歧而爆发政治与社会危机后,社会状况趋向短暂的稳定。而泰国军方选在举世瞩目的世界杯足球赛实况在亚洲区转播之际解除宵禁,笼络民心的意图也相当明显。

曼谷专栏
曼谷专栏 RFI
广告

“泰国维护和平稳定委员会”13号晚公布了政变后的第64条公告,宣布全国解除宵禁。原因是国内没有发现给社会造成危害的活动以及政治示威游行,各地局势明显恢复平稳。但公告也强调,若发现示威或骚乱,军方有权恢复宵禁令。泰国军事政变后,除了宵禁令给依赖夜生活招徕游客的旅游业造成影响外,其它方面一切如常。但有关政治层面的变化与进展依然受到媒体关注。比如军政府将如何治理国家、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什么时候还政于民,什么时候举行大选,前民选总理塔信和英拉状况如何等等。

泰国政变后,军方查封了所有涉及政治言论的无线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召集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负责人进行培训,要求给予配合拒绝发表不利于总体团结的言论。而陆军总司令巴育上将每晚会在大众娱乐电视台收视高峰期插播一段题为“幸福归还人民”的电视讲话,巴育借此针对泰国民间以及国际社会提出的种种质疑进行解答。几乎每次讲话巴育都要强调泰国军队维护的宗旨是国家、宗教和君主制度。这三点也正是泰国的政治核心所在,巴育在发动政变数天后向泰国王普美蓬陛下呈奏,总结泰国发生的情况并进行汇报。奏章获得了国王御批,这让巴育发动的军事政变在泰国取得了合法性。

泰国军方接管政权后,万事都成了当务之急。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把英拉政府拖欠米农的大米典押款支付给农民,以保证广大农民下一步的农业创收。当然,大米典押政策是民选总理英拉的软肋,这项原本旨在收罗民心的民粹政策,由于英拉当局的预估不足而造成了严重的预算亏空和大米市场紊乱。军队在收拾残局时首选了这一政策,不可否认也有拉拢民意的考量。

此外,军队还政治言论上加以控制,军方政变后连续传唤了数百名在国内具有政治影响力的人士向军队报到。其中包括前总理英拉以及秦纳瓦家族几名重要的家族成员、此外还有前反对派领袖阿披实、“人民政治体制改革委员会”秘书长素铁、甚至包括“红衫军” 和“黄衫军”等一批新旧领导人。在军方消息高度保密的前提下,前总理英拉还不时公布一些跟孩子家人享受私人时光的图片,媒体猜测这些受到传唤的政治人士对军队提出的某些条件作了承诺与保证。与此同时,前总理塔信以及他的一批死忠依旧流亡海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向泰国人发布反军事政变言论,给军方控制局势造成一定困扰,为此,泰国的脸书、推特、微信等公众交流平台的言论也受到控制,甚至一度被切断网络信号。

政变半个多月以来,泰国陆总每晚插播的电视讲话开始被人们调侃为“干扰人民幸福”节目。然而就在昨天晚上,巴育突然明确了临时政府的成立月份以及军队还政于民的初步规划。他表示军方正在执行一个分为和解、改革和选举的民主三步骤计划。根据进程,3月内将完成草拟的临时宪法,临时政府也将在8月底到9月期间成立。至于大选,可能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巴育拒绝回应临时政府的组阁成员从何而来,巴育本人会不会出任总理等问题。总结事实证明,巴育眼下执行的治国路线跟素铁集会团体提出“先改革后选举”的诉求相吻合。泰国的政治体制下一步又将如何改头换面,值得我们一同期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