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伊拉克战火持续蔓延迫使中国撤人

发表时间:

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为首的逊尼派好战分子,本月初以来横扫伊拉克北部大片地区与巴格达西边,不仅让不少伊拉克人饱受战争带来的灾难,被迫背井离乡,也让在伊拉克投资的外国人开始受到威胁,中国是伊拉克石油的最大投资者,目前有一万多名员工在伊拉克参与各项计划,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目前中国当局也面临如何从伊拉克被叛军占领地区撤出工作人员的问题。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中国官方媒体《中国日报》今天报导,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公司50多名劳工25日晚间搭乘直升机从伊拉克北部来到巴格达。同时,另有1200名受困在北部萨玛拉的劳工将在3天内来到巴格达。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伊拉克都大笔投资油田,此外上海电气在伊拉克的发电项目、中国建材承建的水泥厂以及中水电等中资承包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伊拉克乱局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上也曾介绍,中国在伊拉克的企业人员绝大多数处于比较安全的区域,有一小部分处于安全形势比较严峻的区域。她同时承认,6月上旬,有1名中方企业的工程师在伊拉克被绑架,但经过有关各方的努力,这名中国工程师已经安全获释。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伊拉克出口原油约一半供应中国,而中国也已成为伊拉克石油产业最大投资者。至于伊拉克危机给中国石油供应带来的影响,报道指出,伊拉克在中国石油进口国之中排在第5 位,2013年进口量大约是沙特的一半左右,所以从目前来看,伊拉克危机暂时并不会对中国石油进口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有专家指出,伊拉克危机给中国带来的风险似乎并非来自伊拉克石油供应的中断,而是来自恐慌与避险心理加之国际市场炒家借机推高全球油价。

与此同时,当然伊拉克危机的出路问题也持续备受关注,国际社会担心伊拉克战火愈演愈烈的严重后果,纷纷敦促伊拉克政府快速组成包括什叶派和逊尼派在内的联合政府,在国际及什叶派内部的压力下,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的态度周四也终于发生了巨大转变,一改过去强硬的立场,首次对前来巴格达访问的英国外交大臣哈格表示,在军事行动的同时,也有必要同时采取政治手段解决危机。哈格是继美国国务卿克里后出访巴格达进行斡旋的西方领导人。马利基指出,今后将采取政治与军事平行的方式,除了采用军事手段打击恐怖主义者以外,也要加快政治进程,在7月1号举行议会会议,选出议会领袖和主席,组成政府。

马利基本人是什叶派,他2006年上台以来采取的排挤少数民族逊尼派的做法颇受争议,甚至被认为是导致目前混乱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马利基的态度现在发生变化,会给伊拉克危机解决带来多大希望,仍然有待观察,但这至少显示出伊拉克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可能也是期待能因此得到国际社会援助和支持。

为伊拉克问题进行奔波斡旋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昨天在巴黎会见了约旦,沙河阿拉伯和阿联酋的同僚,这些国家逊尼派占多数,所以在解决伊拉克危机问题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周五将前往沙特阿拉伯。

在战争前线,虽然政府军采取反击,但成果并不十分显著,仍然无法全面击退反叛军的攻势。而美国方面,尽管已经派出了军事顾问抵到巴格达,也向该地区派出一艘航空母舰等军事设施,同时有迹象显示美国将在近期对叛军进行空中打击,但法新社今天引述美国政府负责人报道,美国还需要至少几个星期的观察,才能对伊拉克伊斯兰国叛军造成的威胁做出评估采取行动。而即使美国做出空中打击,也是在目标得到精确证实的情况下进行。美国总统奥巴马目前也极力主张马利基将逊尼派等其他派系纳入政府,以便形成对抗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叛军的统一阵线。

既然中国在伊拉克有重大投资,中国政府对伊拉克危机的态度也备受关注,从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看,除了撤离员工外,中国目前似乎没有采取任何干预行动的前景。对此前美国《福布斯》网站的文章刊文称,毕竟中国在伊拉克的利益远比美国多,所以或许美国应该让中国派出自己的海军进入险境的说法,《中国日报》反驳说,在各方积极讨 论如何解决伊拉克乱局的时候,西方把舆论焦点引向“中国责任”是荒谬的,《中国日报》进一步反问道,国际上有声音在伊拉克危机发生后施压中国,认为中国在伊拉克石油利益最大,中国应该承担更多责任,意即要中国出钱出力甚或出兵帮助伊拉克政府,这不是让中国为美国收拾残局吗?

《中国日报》指出,关于伊拉克乱局的负面影响,中国自有办法和作为,不是任何人和国家转移视线、转嫁 责任、转送危机的目的地。但报道没有对中国政府的办法和作为做更详细的说明。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