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习近平访韩促成两国自由贸易协定取得突破

发表时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在首尔举行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除了提到坚决反对朝鲜半岛发展核武器,并指出中韩将在今年内完成自由贸易协定(简称FTA)。针对这项年底前签订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共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两国经贸合作将因此全面提升,并促进区域经济整合。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据中新社报导,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12年正式啟动,歷经11轮谈判,终於在习近平访问首尔后出现突破性的进展。习近平与朴槿惠两人昨天在会谈中,“拍板”争取年底前签订此项协定的“时间表”。

习近平还宣布,為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3000亿美元的目标,中韩要在新能源、电子通讯和绿色低碳工业等战略新兴產业培育新的合作成长点,扩大金融、投资和地方合作,中国也愿意在韩国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

中央社报道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说,传统领域经歷多年发展已接近饱和,中韩建立自贸合作架构,可以為“新兴產业合作提供更大空间,也提供制度保障”。

据介绍,中国目前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则是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第5大外资来源国。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即相当於韩美、韩日贸易额的总和。

即将於本月展开的新一轮谈判中,韩方会针对中国应尽早开放石化、钢铁等製造业市场、取消工业品进口关税等议题,与中方交涉,据悉,放宽韩国泡菜进口标准也列入其中。另一方面,中国也会要求韩国扩大对农畜產品市场的开放程度。

习近平这次捨弃老盟友朝鲜,先行造访韩国,早就引起不少揣测与联想。平壤当局甚至试射多枚短程导弹,以示抗议。外国媒体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呢?《纽约时报》文章分析说,习近平韩国之行在试图削弱美国在东北亚联盟之外,也希望重塑及巩固以中国為首的区域安全合作新架构主张。

纽时指出,习近平访问美国重要亚太盟友韩国,看得出习近平对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态度冷淡,他既没有访问平壤,也没有邀请金正恩到北京。报导说,习近平对韩国总统朴槿惠态度亲切,中、韩目前拥有2700亿美元贸易额,两国正在洽商自由贸易协定,加上朴槿惠与日本之间冷若冰霜的关系,提供北京更大野心破坏美国与区域内伙伴关系的前景。

因此,华盛顿怀抱戒心,非常关切习近平这次韩国之旅。纽时报导引述韩前总统李明博的国家安全顾问千英宇(Chun Yung-woo)谈话说,韩国和中国不乐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习近平当然不会错过此一机会,尽可能恶化日韩关系。虽然习近平访首尔的时机纯属巧合,但“中国正设法把韩国从日本和美国身边拉开,能拉多远就拉多远”。

千英宇也提到,朴槿惠瞭解习近平的目的是分化美韩,但美国是韩国的安全担保人,目前有3万美军驻扎在韩国。另外文章引述一项民意调查说,中国想要获得韩国人心裡认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调查显示,韩国人对中国的态度比去年又更好了一些,但美国依旧是韩国最受欢迎、也是发生战争时最重要的盟友。

至于习近平访韩所达成的协议内容来看,韩联社评论解读则认为:两国达成包括朝鲜半岛无核化、年内达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等一揽子协议,可视为韩中建交22年来,双方关系正在进入由经济部门向全方位扩散的“政热经热”时代。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