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十八世纪的法国宫廷对“中国风”情有独钟

发表时间:

库尔德人在叙利亚边境城镇抵抗伊斯兰国圣战者恐怖组织,法国国内执政左派的内部摩擦,以及经济和社会新闻,占据了周一法国全国性大报的头版头条。

广告

左派《解放报》简洁地以《科巴内被放弃》为题,指出,面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武装对叙利亚第三大库尔德城镇的攻击,国际反伊斯兰国联盟束手无策。《人道报》则向《抵抗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武装的民族典范》致敬,指出科巴内已经成为库尔德人抵抗伊斯兰国组织的象征 。

右派《费加罗报》则关注法国国内问题,名为《失业救济金:令左派产生分歧》的文章指出:年轻的经济部长马克宏在有关失业保险改革的讲话中,表示 他个人认为改革力度不够,已经在左派以及政府内部产生了巨大争议。《观点报》则关注《总理瓦尔斯和经济部长马克宏,(在经济上)如何催促总统奥朗德》。在经济部长发表备具争议的讲话后,免费的《地铁新闻报》侧重“ 失业(问题):的解密真相”称马克宏的讲话是一枚炸弹。

据经济类的《回声报》的估计:在财政预算的问题上,法国(已经)准备和布鲁塞尔的欧盟进行铁腕较量。因为“法国2015年的预算草案必须在本周三(15日)送达欧盟委员会”。

对《十字架报》来说, “法语(在多个领域)进行顽强抵抗“,这份天主教日报回顾说,在1994年法国就通过一项法律规定,以遏制英语在商界,学术界和媒体的发展。《巴黎人报》则关注聚集在加莱的非法移民,指出这些人为了偷渡英国,而不顾一切。 免费报纸《20分钟》则关注儿童饮食教育,指出现在很多法国孩子分不清大葱和茄子。

周一法国报纸有关中国的消息不多,只有《费加罗报》在文化版面上报道了正在巴黎西南郊凡尔赛宫举办的,“中国在凡尔赛,十八世纪的艺术和外交”季节展览,指出十八世纪的法国宫廷对“中国风”情有独钟。瓷器、墙纸,以及由法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织物,大大地助长了这一爱好。

文章称:凡尔赛会长久地记住,今年四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城堡的餐厅举行的精致而温馨的晚餐。混合外交和文化是凡尔赛宫数百年来的特权。 328年前,在同一个地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隆重接待了到访的暹罗国王大使,显示了法国宫廷对远东地区的极大兴趣。那一次交流带来了丰厚的外交礼物,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绘画作品,包括一架大型屏风在内的家具、花鸟图案的壁纸,约1500件瓷器、壁毯、织物、丝绸及许多其他稀有物品,经过那些可以想象到的、艰辛的路途跋涉,抵达目的地。而这些宝物只是目前还在进行的《中国在凡尔赛,十八世纪的艺术和外交》这一宏伟展览中,很小的一部分展品。

文章回顾说,是路易十四,首先向北京的皇宫派出6名耶稣会修士,以此向康熙大帝展开了具有政治性的活动。正是这些满载而归的王家大使、及众多的学者,开始了法国对东方生活艺术的狂热。此后多年,耶稣会修士们的旅行笔记越来越多,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的兴趣。展览负责人表示: “在此之前,由于马可•波罗的著作,(法国人对中国)怀有田园诗一般的想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双方逐渐了解、发现了彼此的文化、科学和宗教。”

“中国在凡尔赛,十八世纪的艺术和外交”展览将在10月26日结束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