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 中国

高行健演说称人无国界只须对自己诚实不必理会标签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裔作家高行健,24日在香港科技大学发表演说时指出,如要从别人的摆布中解脱自己,人必须对自己诚实,不必理会标签,“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世界,资金可以无国界地运行,我们为何不也如此?我们人类不是比资金还聪明吗?”

高行健著作《灵山》
高行健著作《灵山》 网络图片
广告

据南华早报报导,这位法籍华裔作家的演说,吸引了科大演说厅内的每一个听众。高行健的演说,是由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人文学部协办。

现年74岁的高行健,是在讨论有关他的著作《灵山》时,发表了以上的评论。这本1990年出版的作品,为高行健带来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他说,有很多方法去看这本书,“但(这本书)肯定不是讲我寻根,有人或许会这样理解,但我写这本书时,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说,现在的人都在讲社会身份认同、国家身份认同或者文化身份认同,“但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当中连资金都没有标签,我们为什么要受到这些标签所局限?”他认为大家首先应对自己诚实地活着,一个有活力、有感情和也有困境的生命,而不是为了一个人的概念的活着,否则很容易被人黏上标签,被人操控。

高行健于星期四抵达香港,大约停留一个星期,出席科大和中文大学主办的论坛,但他说他没有打算去探望在占领区示威的学生,“我来的时候并不担心(占中运动),我想我的行程太忙了,没空去看学生”。

这次科大举办的中国文学创作研究专题,邀请了多位中国当代作家驻校访问,展现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该专题由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及评论家刘再复教授主持。刘再复说,他认识高行健已30年,归类高行健属于4种人,他是一个文学家,也是戏剧家、画家和思想家,“但最近他也涉足写诗和电影”。

高行健的实验电影《美的葬礼》(又译《美丽安魂曲》)将在下星期香港上演。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