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明镜书刊

强人习近平是怎样炼成的

发表时间:

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前,没谁把“强人”这个词跟习近平牵扯上。他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走上仕途,直到五年“王储”期间,都没有显现“强人”特征。但在他接过了中国党政军大权之后,人们说他是继毛泽东之后的“强人”。最新一期《调查》杂志,以“新强人习近平”为主题。今天的“明镜书刊”节目,我们请参与这期杂志编辑的明镜集团总主笔高伐林先生来介绍这一期《调查》。

明镜集团《调查》第22辑
明镜集团《调查》第22辑
广告

法广:《调查》杂志为什么以“新强人”来形容习近平?

高伐林:过去人们对习近平的施政走向有各种猜测,但现在都集中到他最明显的施政特征上,那就是:强势。这一期《调查》可以说是迄今最完整、最详尽的习近平传记,整期刊物以30万字列举了这位新强人的种种表现:上任之前就对军委班子大换班;上任之后很短时间内就当仁不让地给自己接连加冕;他主政下各个领域全线出击,咄咄逼人;他还屡屡发出“谁怕谁”,“壮士断腕”,“个人生死毁誉无所谓”等豪言壮语。他的强势风格,不仅远远超过前任胡锦涛,也超过前前任江泽民,甚至有人认为,也超过邓小平,直追中共的开国领袖毛泽东。

法广:接掌大权前后,给人的感觉判若两人?

高伐林:上任之前,他的强人性格多少有所流露,例如在访问墨西哥时,指斥外国对中国指手划脚是“吃饱了饭没事干”。不过那时他给人的印象,总的来说是“憨厚内敛”。这与中共制度有关,更与中国文化有关:掌权之前往往“夾着尾巴做人”,尽量韬晦,避免“树大招风”;一朝权在手,才把令来行。

法广:但习近平这位“强人”,不是一朝突变的,他是怎么炼成的呢?

高伐林:这期《调查》杂志叙述,其中,有习近平自身的经历:他出身高干家庭  但父亲又被毛泽东整得很惨、全家落难多年;习近平是在“文革”,尤其是在他当知青上山下乡期间形成世界观和性格的。他在极穷极苦的陕北山沟里“战天斗地”,身上深深打下知青的强悍烙印。看他今日表现,说得直率一点,就是有一股不信邪、不服输,甚至是“浑不吝”的劲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法广:还有什么原因呢?

高伐林: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党在权贵利益集团把持下,腐化堕落到了天怨人怒的地步,到他接任,党确实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若没有强有力的手来掌舵,很难度过危机。习近平本人也极力渲染这一点,用苏共、苏联所谓“前车之鉴”来激起党心军心和民心的危机感。这个时候,人们对于强硬举措更有忍受力,哪怕有些举措十分过分,例如,他改变“文革”后形成的集体领导体制,一口气兼任十多个头衔;再如超越法治的“双规”、不由分说强硬封杀党内和民间不同意见,等等,人们都会说“乱世该用重典”呀,“不过正不能矫枉”呀,“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措施”呀,为他开脱和背书,进一步助长他的强势。

法广:强人应该也有赖于强国吧?他赶上了中国国力显得最强盛的时候。

高伐林:没错!尽管是“享祖宗福,造子孙孽”,但中国的综合国力排名,毕竟与美国并驾齐驱了。过去毛泽东被人讥笑为“穷横”  为何“穷”却能“横”?因为自家反正没有多少坛坛罐罐,穿草鞋就敢跟穿皮鞋的赌狠;现在呢,中国真的是有本钱了,可以大手笔地挥洒了,所以习近平在国防、外交、金融、文化乃至外太空竞争各个领域,都转守为攻,不再遵循邓小平所制订的韬光养晦方针。以前不得不接受列强定下的规则,早窝了一肚子火,现在要求参与甚至主导修改规则:要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来与普世价值的世界主流文明分庭抗礼了。

法广:习近平的亲属是否也对他成为强人做出了贡献?

高伐林:这期《调查》披露,他的亲属,尤其是他姐姐齐桥桥,主持家庭会议,转让自己的企业,做出牺牲,为习近平消除后顾之忧。《调查》还澄清说,网上现在流传的习近平的女儿的照片都不是真实的;并首次披露了她留学哈佛的秘闻:她没用真名习明泽,也没用“木子”这个小名,而是另外起了化名,叫楚晨。

习明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难得的是她保持了淳朴的平民本色:《调查》首先披露了习明泽在国内经常坐地铁、逛街,弄得中央警卫局十分紧张。当然,她从小交往圈就有限,只能与小姑习安安的孩子玩在一起。一位熟悉她的高干子弟说:习明泽没有那种装腔作势的“太子党”习气,“她更适合生活在美国”,但可惜她必须考虑父亲的处境。在受到国内一些人诟病、海外一些人威胁之后,习明泽一度被父亲严令回国,但风头过去,她又回到美国继续求学。

法广:强人习近平真能力挽狂澜吗?

高伐林:《调查》分析说:人们津津乐道“强人”,而不管“强人”的理念、动机和目的,这本身就表明了人们的实用主义甚至是势利眼的误区。《调查》在叙述习近平一系列强项优势之际,也指出他暴露出来的虚弱。例如,习近平说要“三个自信”,但他不顾场合地引经据典大秀各种古文古诗,就透露他内心深处很不自信的一面;抬出周小平这样的小混混,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调查》更指出了:习近平的强,远不是制度之强,若他不能善加利用建立起来的强势,转为建立让中国长治久安的宪政制度,不可能挽救中共的危机,倒是很有可能强弩之末,最终人亡政息;更不用说,若一味逞强,更有可能激起反弹。

明镜新闻网:http://www.mingjingnews.com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