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回声报》:中国还会继续改变世界

发表时间:

法国全国性大报25日关注的国际话题主要有伊朗核问题谈判未能达成共识、将延期继续;国际联盟打击伊斯兰国恐怖武装的行动影响叙利亚境内各方武装力量对比格局;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的影响、突尼斯总统大选首轮投票走向、美国国防部长黑格尔辞职,等等。关于中国的话题有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费加罗报》发表的文章:中国新外交与欧洲;财经报刊《回声报》的文章:“中国改变了世界,而且将继续改变世界”以及“中国核电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十字架报》报道了香港占中运动内部的分歧与倦怠。

广告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中国改变了世界,还将继续改变世界”,这是《回声报》署名社评专栏文章的标题。文章认为中国在世界最近25年的重大变化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但如今各种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明显放缓。实体数据以及电力产量都显示经济活动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力,有些经济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并不比美国更快。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首次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展,从出口驱动的经济模式向消费带动的经济模式转型困难重重。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自毛泽东以后从未有过的高层权力高度集中。在文章作者看来,过去这四分之一世纪中的全球化也许其实只是一个国家的崛起。在金融领域,中国以出口带动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外贸盈余,通过购买美国债券等可靠的金融债券的方式推动数千亿美元轮回运作,也同时催生其他类似主权基金的债券出笼。在贸易领域,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占出口总量八分之一。企业生产链瓦解,一部分生产转到了中国;中国也是第一大进口国,尤其是原材料进口。但是这个阶段目前结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都指出,经济增长对中国进口的影响已远不如从前。人们所说的全球化可能只是一个国际贸易增长跌跌撞撞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前后经历大约二十年,其重要特点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令人眩目的速度在国际舞台崛起。 

文章继续写道,中国将继续利用其金融武器,在非洲购买土地,在欧洲收购企业。中国也将更好地开发其内地人力和物力资源,中国还将越来越多地通过贸易协定,重组亚洲经济,中国也需要控制其为应对经济放缓而积累的债务,否则将有可能面对一场金融危机。中国还必须治理其空气和水污染。中国这样做的时候也将“塑造我们的未来。” 

港人需要找到新的抗争形式

港人争普选占领运动开始八周以后,《十字架报》注意到占领运动中出现意见分歧以及倦怠。文章指出,香港政府在北京高层的支持下,采取了拖延战术,听任运动自行落幕。两个月以后,港府似乎在与学生的第一轮铁腕较量中取得了胜利,学生们围绕是否继续目前的抗争形式,立场出现分歧。但文章认为,七百万港人对民主理想仍然充满向往,只是面对北京当局,他们感到这是一场力量不对称的较量,有人认为这场较量输局已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占领运动的民意支持越来越低。

文章指出,自开始以来,这场运动坚持和平与非暴力,但是,最后的清场行动中有可能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小部分活动人士不准备放弃,甘愿与保安力量交锋。 但这样的暴力冲突只能进一步让占领运动失去民意。在香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有十分务实的城市,任何混乱都会被看作是对稳定与经济繁荣的威胁。港人需要找到新的公民抗命方式。

被中国政府称作是“老朋友”的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费加罗报》争鸣版发表文章,介绍他眼中的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和他对法国与欧洲如何应对的想法,他指出,习近平明确制定了其外交政策三大要点:不冲突、不对立;相互尊重主权独立;加强并平衡大国间合作。拉法兰认为,中美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共识,对于2015年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气候大会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法国也因此失去了这次国际会议筹备工作领头人的角色,这使其外交工作更加复杂。拉法兰指出,中国外交的对话意愿应当让欧洲人深思。如果欧洲继续各行其是,它就有可能失去作为中国第一大伙伴的地位,最糟糕的情况是,欧洲只有一个国家获得这个地位,因此,欧中关系应该成为法国与德国对话的首要话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