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秉持新权威主义的第五代政治向左转,已是不争的事实

发表时间:

一家远离中国政治中心的东北地方党报──《辽宁日报》前不久发表一封题为“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批评很多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呲必中国”,由此激发一场全国社会大辩论,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呲必中国”的分析评论。

中南海
中南海 DR
广告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辽报的报道激起巨大反响,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论战迅速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呲必中国’是应当纠正的现象吗?我们认为,所有人有批评国家的权利,包括大学教师。但同时,大学教师的授课言论应当有政治和道德底线,这个原则需要坚守。”“不能不说,围绕这个问题中国社会远未形成共识。‘爱中国就应当骂它’,‘爱之深所以恨之切’,这些说法是一些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核心主张之一。它影响了一些人,在高校圈里的流传更广泛些。自由派主张不对批评中国做任何限制就是言论自由的底线,而言论自由是高校学术自由的最低形式。”“必须指出,这些主张与中国现实的国家政治路线和高校治理原则都严重矛盾。”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激烈的争议,反映了当前中国舆论界的对立气氛,也是自由派知识分子与体制内意识形态监管力量矛盾的又一次爆发。事实上,这类论争在新领导层上台后,自2013年上半年的宪政论争以来不断爆发,使中国的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充满肃杀与不和谐氛围的领域。”“公开信对大学老师的三大批评:缺乏理论认同、缺乏政治认同、缺乏情感认同,这里就没有一条是学术或者专业问题,全是认同问题,即政治立场问题。同时在说明这三个缺乏认同时,公开信提到老师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显示公开信批评的不是‘呲必中国’,而是批评‘呲必中国共产党’,这才是核心。”

香港《东方日报》社论系列“神州观察”的评论称:“中共意识形态目前遭受巨大挑战,网络、媒体和大学讲堂基本上自由派一统天下,很多高校老师在课堂上公开反体制,讽刺执政当局,倡导普世价值和三权分立,甚至公开呼吁解散中共,不仅赢得一片掌声,更在舆论上迅速走红,成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启蒙领路人。反观那些为体制说好话,为当局辩护的教师却被喝倒采,被斥为走狗。这些自由派以大学为平台,成为社会上的意见领袖,而且不断培养青年领袖,对中共执政地位造成巨大冲击。今次香港占中事件也给北京敲响了警钟,发动占中者是大学的教授,而冲在前头的是学联、学民思潮这些学生组织。北京很多人觉得奇怪,这些学生绝大部分是回归前后出生的,对殖民地时期历史并没有多大记忆,但他们却持反中反共的立场,”“北京将问题归咎于民主派教授们的灌输与引导,担心有朝一日内地也像香港一样,在大学教授振臂一呼之下,学生们也冲上街头,因此必须进行整顿。”

香港《太阳报》社论系列“阳光华夏”的评论称:“继去年提出意识形态领域要敢于‘亮剑’后,近期中共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第二波攻势,对自由派的围剿愈发紧密,秉持新权威主义的第五代政治向左转,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去年意识形态第一波是从战略上部署,那么今年开始的第二波则是对各行业的精确打击,从官员到媒体行业,再到律师,几乎无一幸免。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显然是经过精心部署与运筹,而且得到高层的首肯。第五代之所以愈收愈紧,与这几年美国输出软实力,在各国发动颜色革命密切相关,从乌克兰的变天到泰国的街头革命,再到香港的占领中环,颜色革命逐渐逼近中国,这使得以捍卫红色江山为己任的第五代愈发紧张,然而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如果不解决老百姓疾苦,又不让人说话,再强大的政权都难免被揭竿而起的百姓推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