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第六届【世界公园大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发表时间:

前后为期八天的第六届【世界公园大会】(Congrès Mondial des Parcs)于2014年11月12日至1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Sydney)举行。组办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UICN)在此期间公布了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法国和中国两国都有多处保护地入选。

环境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
广告

每十年才举办一次的【世界公园大会】是一个让全球致力于自然保护管理的有志之士相聚一堂的最重大集会活动。【世界公园大会】的组办方是总部位于瑞士格朗(Gland)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届【世界公园大会】于1962年在美国西雅图(Seattle)举行。在此之后,世界各地保护区(Airs protégées)的管理者、决策者、出资者和使用者每十年碰次面,对全球保护区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探讨最佳保护办法。

2014年第六届【世界公园大会】的主题是“公园、人和地球:激发创新”。哪举办这一大会的目的是什么?就此,本台法语部记者Anne ROUGIER此前在报道中解释说:“本次大会的目标是要完善保护区的管理,并展示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解决方法的有效性,以面对那些诸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的全球性挑战。

保护区与绿色名录(liste verte)

本台法语部在另一篇相关报道中介绍说,全球现有超过15%的陆地和3%的海洋处于保护之中。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否是保护生态多样性的一种好办法?就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负责非洲保护区工作的协调员Geoffroy MAUVAIS在接受本台法语部科技组环保专题记者Anne Cécile BRAS采访中做了简明地解释:“保护区就是一片受到保护的领地,这是一片总体上专门用来保护自然的领地。这一定义比较笼统,但很正常。保护区有很多,全球现有多达18万个保护区。各类保护区全部囊括在一起计算,总面积超过拉丁美洲。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文字定义,保护区(或自然文化保护区)是指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方式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保护区是一种泛称,可根据其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不同条件,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保护区的管理,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于1978年划定了十个类型。科学保护区即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纪念、自然景物地;管理的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禁猎区;保护性陆地与海洋的景观;资源保护区;自然生物区、人类学保护区;多用途的管理区、管理的资源区;生物圈保护区;世界遗产地。

今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悉尼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公园大会】上,公布了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这一绿色名录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为了贯彻落实2012世界自然保育大会决议,而在全球自然资源及其环境保护领域推出的最新举措。这一绿色名录将提高入选地点的声望,促进所有的公园改变作法,甚至可能带来促成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出台。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首批绿色名录上,收录了来自包括法国和中国在内,八个试点国家的23处不同类别的保护地。在这23处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中有六处位于中国、五处位于法国。

法国都有哪五个保护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首批绿色名录呢?就此,请听本台法语部记者的报道:“在23处入选的保护区中,法国有5处:比利牛斯山国家公园(des Pyrénées)、伊莉希沼泽敏感自然区(Marais d’Episy)、法国 (海外领地)瓜德罗普岛国家公园(la Guadeloupe)、塞尔贝尔-巴纽尔斯海洋自然保护区(Cerbère Banyuls) 、伊丽丝国家海洋公园(Marin d’Iroise)。此外,非洲也有入选的地点,肯尼亚的奥尔佩杰塔保护区就是一个模范。这里把牧牛和保护野生动物相结合并取得成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悉尼第六届【世界公园大会】上发布的首批绿色名录中,即首批23个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中有六处位于中国。举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作为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唯一代表,与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风景名胜区、四川唐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陕西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湖南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他不同类别保护地一同入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确立首批绿色名录,其评选标准是怎样的呢?就此,本台法语部记者解释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绿色名录从50个候选地点中挑出了23个,以此促进管理最出色的自然公园、陆地和海洋保护区所取得的成功。事前确立的评选标准中包括对自然价值治理的质量、这些空间对文化、经济、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好处。保护区还必须展现维护成本与效益之间分配的平等与透明、以及长远效益。

本台【环境与发展】专题获得的公开文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绿色名录中国标准》显示,事先确立的评定标准包括四个部分:详实的规划、公平的治理、有效的管理、成果及影响,共四十多项考核指标及上百种具体验证方式。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极具国际影响力

创立于1948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旨在为全球最紧要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寻找系统化解决方案。它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网络最完善、历史最悠久的环境和资源保护团体。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环保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经费来自政府、双边机构、多边机构、基金会、会员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部门的资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旗下不仅有数百个国家和政府机构会员、上千个非政府组织会员,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上万名科学界人士和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上千名秘书处工作人员。这一会员遍布全球160个国家的大型国际环保组织的现任主席是中国人。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史以来第十三任主席,来自中国的章新胜(ZHANG XinSheng),任期从2012年开始,到2016年截止。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上公布的名单,这一著名国际环保组织在中国有众多会员机构。通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上的地缘搜索结果,人们可以在China名下,寻找到包括中国外交部在内的二十个加盟机构成员,在Hongkong名下则可以搜索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农渔自然护理署等在内五个机构成员,但在Macau名下和Taiwan-Province of China名下则无法显示搜索结果。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上的名单显示,除之前提到的中国外交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农渔自然护理署以外,这一国际著名环保组织在中国内地的成员还有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BC/CAS)、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NIES)、中华环保联合会(ACEF)、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CWCA)、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CANGO)、自然之友(FON)、山水自然保护中心(Shan Shui)、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CNPA)、中国黄山名胜风景区(HSAC)、中国林学会(CSF)、北京林学会(BFS)、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CBIK)、成都观鸟会(C.D.B.W.S)、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SISC)、厦门绿拾字环保协会(XMGCA)、亿利公益基金(EF)、阿拉善生态协会(SEE)、珍•古道尔(中国)研究会(JGI China),共二十个单位;在香港,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农渔自然护理署以外,还有思汇政策研究所(Civic Exchange),香港动植物公园(HKZBG)、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WWF - Hong Kong)、郊野公园之友会(FOCP)共五个机构。以上总共25个单位、机构和团体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组织分类搜索中,只有中国外交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农渔自然护理署被归类在官方机构之中,其他单位几乎全部都被划入非政府组织类别。

作为一个致力于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国际环境公约和政策等方面拥有重要影响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