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美经济学家:中国将继续在减排问题上前行

发表时间:

周末版的法国日报头版报道的焦点纷纷围绕国内事务展开。“如何终结生命”的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总统奥朗德宣布:2015年将出台新的法律草案,病患者将获得更多地权利,不过总统并没有明确提及安乐死问题;文化领域正面临削减预算的前景;以及邮政系统员工如何将一封封信件传递到各家各户的运作方式,是周六出版的各报关注的重点内容。

广告

此外,在秘鲁首都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进入尾声,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表现,受到各方的格外关注。周六出版的《解放报》和《费加罗报》分别刊出对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的访谈内容以及中国国家发改委专家李俊峰的观点。

《解放报》指出:应于周五晚间闭幕的利马气候大会,如能在194个国家之间达成协议,将富有决定性意义。非政府民间组织以及那些最贫穷的国家揭露在减排问题上令人担忧的现状。不过,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杰弗里-萨克斯却认为:利马会议进行的辩论充满积极意义。萨克斯指出:利马会议出现了一些决定性的事情。首先,各方在2015年巴黎峰会的议题问题上达成谅解:巴黎峰会大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努力在下个世纪之前,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第二,为达此一目标,各方的谈判人员纷纷对经济深度脱碳的主张表示认同;萨克斯认为,这绝非一个小小的举措,而是一次真正的变革;第三,他希望各国政府能够共同向世界表明:将为达到此一目标引路。

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指出:气候变暖已成为现在就要面对的问题。2014年,是19世纪末以来,又一个最炎热的年度。气候反常现象日益增多。世界各地的台风、龙卷风、旱灾、水灾不断。联合国下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Giec)提请我们:如要达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度之内的目标,需从现在开始采取行动。巴黎峰会将是作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政治选择的最后一次机会。萨克斯还强调说,在他看来,利马大会最后一个具有根本性的变化是:中国的态度。现在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发出了一个关键的地缘政治信息。中国一反过去的常用方式,明确作出尽力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30年左右开始减少的承诺。过去,中国倾向于将减排责任推向发达国家。萨克斯认为,中国态度的转变“仅仅是一个开始,它还将继续前行”。

《费加罗报》今天刊出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的观点。12月初举行的中欧论坛,根据人民日报网站刊出的内容,将李俊峰的讲话译成了法文。针对中国政府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问题,李俊峰指出:中国是最早批准京都协议的国家之一。他还列举了中国政府从1998年起推出的一系列能源法规及确立的具体目标。李俊峰指出:应该合理限制能源成本,减少煤炭消费。科技创新是改善能源计划的关键。

在谈到当前各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存在的分歧问题时,李俊峰表示:虽然各国一致认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一致的行动,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却存有分岐。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