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中国法院首例判同性恋非精神病电疗治病是虚假宣传

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19日判决,位于重庆市的一家心理谘询中心声称可以用电击治疗同性恋是虚假宣传,下令该中心需要公开道歉并赔偿30岁的原告人经济损失。判决书指出:“同性恋并非精神疾病,心语中心承诺可以进行治疗亦属虚假宣传。”这是中国法院对类此案件的首例判决。

多伦多同性恋派对游行
多伦多同性恋派对游行 网路相片
广告

据内地东方早报报道,关注同性恋现象的社会学家李银河表示,对同性恋进行电击“治疗”是错误和过时的,“在全世界眼中就像丑闻一样”。

华尔街日报则报道,大陆的同性恋维权者对此一宣判表示欢迎,并希望从此可以在中国其他地方停止采用“治疗”同性恋的行为。报道引述原告人杨腾(译音)说:“我们是兴奋莫名。”

东方早报报道,这位之前使用“小振”名字接受传媒采访的原告人表示,今年2月,他前往重庆心语飘香“治疗”,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了催眠和电击。然而,治疗并未让小振变成异性恋,反而让他承受了更大的精神压力。3月,小振将心语飘香告上法庭,同时成为被告的还有百度。小振正是在百度中键入“同性恋治疗”关键词后,第一条搜索结果便是心语飘香。

7月31日,该“同性恋矫正治疗”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庭审进行了4个小时,但未当庭宣判。12月19日,判决结果公布。原告代理律师李对龙说,判决书中明确表示同性恋不是精神疾病,不需要接受治疗,此外,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心语飘香的行为违反了《精神卫生法》。在判决书中,被告心语飘香被判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在其经营的网站首页上,就其针对专业治疗同性恋的虚假宣传,以及超出咨询范围对原告进行治疗的行为公开赔礼道歉,致歉内容持续需48小时。此外,心语飘香需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500元。

至于百度同被控告一事,法院认为百度推广服务虽然有一定广告性质,但鉴于同性恋是否为精神疾病,能否被治愈等问题尚需普及和被公众认知,百度公司事前难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且在接到诉讼后及时停止了推广,所以原告对被告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