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费加罗报:“伊斯兰国”组织摧毁文物再次证明他们不属于人类

发表时间:

周六上市的三分法国大报周末班头版各有侧重。《解放报》头版照片由两位老牌国际歌星  大卫∙博维(David Bowie)和比约克(Björk)的面部合成,标题为“双面人”;《费加罗报》头版聚焦伊拉克激进伊斯兰分子摧毁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天主教《十字架报》聚焦法国南方城市马赛的一个天主教中学,报纸内页大量篇幅对学校内一天的生活和教学情况做了介绍,指出这个位于马赛北部的中学学生来自不同的族群,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向世界开放的观念。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解放报》在内页共用七个版面对歌星大卫 博维和比约克的生平以及歌坛成就做了详细介绍,这倒并不是他们要共同开演唱会目前在巴黎和纽约分别举办他们两人的大型展览。报纸相关评论认为,驰骋歌坛几十年的英国歌星大卫 ∙博维和冰岛歌星比约克一直致力不断突破自我风格极限,让所有试图为他们定位的努力都成为泡影,他们虽然低调,不利用当今社会极度媒体化的做法进行宣传,但却始终还能激发人们的兴趣。这两位巨星常被认为是乐坛的天外来客,但巴黎爱乐音乐厅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他们分别举行大型回顾展就是对两人艺术成就的肯定。《解放报》的报道配有大量照片,可以让那些喜欢这两位歌星的读者饱尽眼福。

《费加罗报》头版照片是伊斯兰激进分子破坏伊拉克摩苏尔博物馆巨型文物雕塑的视频截图。报纸指出,伊斯兰激进分子破坏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引发谴责浪潮。菲利普∙仁利(Philippe Gélie)在社论中愤慨地问道 : 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犯下杀害几十名人质,将约旦飞行员活活烧死,把图书馆的书籍化为灰烬,驱逐,强奸,迫害天主教徒和少数民族的众多罪行,在他们的野蛮行径清单上,还有什么可以向全世界证明他们不属于人类呢? 现在拿出的最新宣传手段就是破坏有几千年历史,摩苏尔博物馆里的亚述文明雕像。这些行径再次证明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所谓“加里发”是没有人性,没有宗教,没有文化的暴徒。社论最后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已经为此在联合国发出了呼吁,但她犹如在沙漠里的呼叫根本得不到回应,破坏已经发生。但至少可以唤起大家的意识,在文明社会的人与蒙昧主义的斗争并不只是拯救人的生命,同时也要拯救人类历史。

解放报对伊拉克摩苏尔博物馆文物遭野蛮破坏的事件也进行报道,文章引述一些观察家指出,伊斯兰激进分子发布自导自演的视频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通过一些耸人听闻的做法来吸引世人的关注。而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教授菲利约(Jean –Pierre Filiu)认为,这些视频传递出来的信息也十分清楚,伊斯兰激进分子想说的是:当伊斯兰人遭到杀害,没有任何人回应,但我们开始杀害西方人质和摧毁雕像是,全世界都感到“愤慨”了。这位教授认为,伊斯兰激进人士摧毁历史象征物的另一个目的是更好的控制摩苏尔居民,他们通过这些野蛮行径告诉摩苏尔居民,“你们没有过去,没有历史”。报纸引述卢浮宫博物馆指出,这个地区曾经是文明,文字和历史的摇篮,但现在所有人类记忆都成为攻击目标,受到摧残。

今天的三份大报上与中国有关的一则消息来自天主教《十字架》报,媒体版面上介绍了即将在法国电视五台(France5)即将放映的一部纪录片,通过中国云南摩梭族一个女孩的故事,反映这个目前仅有的几个母系氏族民族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挣扎。摩梭族的传统是女人从事几乎所有重体力活,和巫师共同做重要的决定。

纪录片中的主人公音译为 爱尔什玛(Erchema), 即将年满十三岁,在家里人眼里,这也意味着她即将成人,她被指定为母亲的继承人,今后将成为家族里担任重要角色的人物,她今后将不得不放弃继续上学,然后当医生的梦想。爱尔什玛的一个姐姐在十三岁时不顾家人反对,离开村子,结婚后在泸沽湖边开设小餐厅,希望可以挣钱来供妹妹们读书,但她如何说服族里老人,如果族里年轻一代都离开故乡,这个民族传承又如何得到保证都是影片提出的问题。

纪录片名为《Erchema ,par-delà les montagnes》 是法国电视五台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安排的系列女性题材影片之一,将于本周日(3月1号)14点55分播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